万福家园空中飞线,交织在一起像一张大网。
近年来,凭借着使用方便、经济环保的优势,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但随之而来的,居民小区内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各种乱象也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小区,发现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无序停放、私拉电线充电等乱象普遍存在。乱象背后,暴露出的是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备的缺位,这已成为目前居民小区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也日益演变为影响广泛的基层治理难题。
探 访
飞线充电隐患大
在琴岛路万福家园,记者看到,一条条悬挂在空中的违规线路,从楼房窗户伸出,连接到楼下的小底屋;而楼道口、楼前走廊等处,电动自行车的“身影”随处可见。“这些车辆随意停放,甚至挤占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一名居民担心地说,有的车充电时插排暴露在室外,不做任何防护,一充就是一个晚上,安全隐患很大。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百盛花苑小区内,空中飞线、楼道内停放电动自行车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对的,有危险存在,但是不这样没法充电,这里也没有充电设施。”附近居民说,“我都是白天充电,晚上尽量不充,放在车库里面充电我也不放心,万一充电器有故障,晚上出事就糟了。”在紫悦府小区,有的居民会与电动自行车“共乘”电梯回家,还有部分居民将电线一直延伸到地下车库内充电,十分危险。
探 因
小区规划配套缺失
楼道及室内充电、飞线充电等违规方式虽然方便,但这些充电方式安全隐患却非常大。首先,楼道空间有限,停放电动自行车后,阻塞逃生通道,会给人员通行带来困难,一旦火灾发生势必阻碍人员逃生及救援工作开展。其次从楼上私自拉设的电线没有固定,且没有经过专业电工的日常检测,极易与墙体产生摩擦,再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后,很有可能造成电线老化,并且充电时电线插座直接暴露在外,容易造成漏电伤人及短路失火。另外从自家拉出的插座普遍没有充满自停功能,电动自行车通常是充整夜电,经常过载充电会造成电池鼓包变形,进而导致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很多小区物业都会在楼道内张贴提示,禁止在楼道、大厅、电梯前室存放电动车,但是收效甚微。大部分居民都知道这样的充电方式是不安全的,却无法避免。现在很多小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在规划之初就没有设置或预留电动自行车的相关配套,且其充电设备的增速明显跟不上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速,导致车辆充电需求得不到有效解决,不少人不得不选择在楼道及室内充电、飞线充电等违规方式,这也是小区电动自行车无处停放、无处充电的关键原因。充电需求无法解决和缺乏管理使得违规充电乱象愈演愈烈。(记者 颜正)
点 评
根治顽疾还需“一盘棋”
近年来,各地因居民飞线充电而酿成的火灾事故已发生多起,可谓是损失惨痛,教训深刻,解决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问题已势在必行。
部分地区针对飞线充电已经采取了罚款措施,采用强制手段来遏制违规充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仅仅依靠罚款并不能完全消除违规行为,还应采取“教育+立法+普法”的方式多措并举,疏堵结合。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和三微一端等网络平台,对违规充电的危害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让市民知晓其隐患和危险。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快立法进度,加大普法教育,尽快明确相关法律,为充电设施的普及保驾护航,同时多向市民普及消防法律知识,让其自觉远离楼道充电、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另外,还可以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市民对此类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尤其是物业管理部门,应想人民所想,办人民所需,及时开辟安全的充电场所,统一安装安全插座、充电桩等,满足人们的充电需求。
我们相信,只要宣传教育、加快立法、消防普法相结合,监督管理与服务并进,就能够有效遏制违规充电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