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路与团岛路段沙岭河公园地面有大块油污。
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建筑垃圾堆积。
上海东路洙河公园绿植支架被破坏。
景区景点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也是展现城市文明面貌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市在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的同时,持续加大公园建设力度,公园建设数量不断增多,面积不断扩大,这些免费开放的景区景点装点着城市的美丽,也让市民和游客体验到城市生活的诗意。然而,就是这些城市中的“美”,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态度与智慧,测量着城市文明的精度与温度。近日,记者探访发现,我市部分景区景点存在的垃圾清扫不及时、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却让市民“乘兴而至,败兴而归”。
探 访
地面油污难入眼 垃圾遍地煞风景
“沙岭河公园琴岛路与团岛路段中间位置垃圾遍地,气味很大,严重影响创城形象,请相关部门尽快帮助解决。”近日,有市民反映沙岭河公园环境污染严重。
8月24日,记者对此处进行实地探访发现,在位于琴岛路的南部入口,大片的油污已经将大理石地面污染得乌漆墨黑。向里面走去,在不远处就是一栋废弃建筑,屋顶和门窗早已消失不见,整栋建筑破烂不堪,里面各类垃圾成堆,还有便溺痕迹。而在废弃建筑对面便是市民反映的垃圾遍地的位置,包括各种建筑垃圾、塑料垃圾以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地面上,不仅有碍观瞻,还产生各种难闻气味。此外,记者在位于上海东路洙河旁的公园内看到,公园内荒草遍地,不少人为了方便车辆进入将草坪碾压出一条道路,同时将绿植支架拆除,植被破坏严重。道路等基础设施缺少维护修缮,而垃圾桶缺失也导致垃圾随处可见。其他主要公园诸如月湖公园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内则存在建筑垃圾堆积,位于文化路的洙河公园内禁止吸烟,地上却满地的烟头,还有晾晒被子、乱涂乱画等现象。
难 点
公园景点为何成问题地带
“大家出来散步放松心情,看到满地油污和垃圾,不仅面上厌恶,心里也堵得慌。”有散步的市民表达了自己对公园内环境污染的看法。油污抹黑的不仅是地面,还有城市的文明形象。景区内环境遭到污染破坏,固然有部分游客个人行为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公园景点的管理缺位。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大部分公园景点还是能够做到干净整洁,垃圾桶、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齐全,满足游客出行所需,但问题往往隐藏在细枝末节中。公园和景点的管理缺失导致一些小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到最后就发展成为人们眼中的问题地带。
免费景点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免费”。一方面,随着景点的公益性放大,越来越多的景区景点对民免费开放,部分景区景点以及公园的人流量激增,而原有的配套设施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游客们的需求,当游客需求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景区景点的免费开放也让其失去了门票收入,这是景区景点设施维护的重要资金来源。而面对人流量骤增以及年久失修造成的设施损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维管资金不足、管理压力增大导致景区景点为节省开支在某些方面造成管理缺位。面对垃圾乱丢、设施损坏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如此粗放式的管理也让此类问题不断凸显,最终影响市民的游玩体验。(记者 颜正)
点 评
精细化管理绘制城市图景
景区、公园虽然免费,但管理不能因此打折扣。细枝末节容易出问题但往往决定成败,相关部门应践行精致、精细、精微的管理理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节上花心思、细微处下功夫、细小处做文章,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片草坪、每一条道路,以精细化管理绘制美好城市图景。
要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多措并举做好景区精细化管理工作。首先,针对人流量激增,管理服务水平不足问题,既要加强垃圾桶、公共厕所、停车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出行提供“硬支撑”,也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管理,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引入社会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服务的“软实力”。其次,可参考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在景区、公园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之初就预留相应的维管资金,设立专门的公共设施养护管理资金。最后,为防止出现管理缺位问题,可以建立健全景区景点养护数字化管理平台,完善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和动态监管机制,制定细致的养护管理规范、标准和细则,建立长效的监督考评机制,督促责任人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规章制度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