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虹虹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压力。如何突围?实行垃圾分类,从源头减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分类在指间,文明在心间。垃圾处置从不分类到分类,难免会带来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不方便。实行垃圾分类,远不只是社区里多摆了几个垃圾桶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要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真正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实现这一文明的跃升,无疑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垃圾分类,人人都是受益者,也是行动者。增强环保意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中。从不乱扔乱倒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从耐心对垃圾进行挑选和分类这样的“细活”干起,人人都出一份力,个个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环境质量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向发力、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教育引导,也要用好监管和奖惩机制;既要把住分类环节,也要管好收运和处理环节。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各种具体问题少不了,一些短板和梗阻也会更加凸显。越是这样,越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切不可搞“一刀切”“一阵风”,真正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做好办实。
垃圾分类不可一蹴而就,贵在久久为功。居民在处理垃圾时,要放弃过去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换一种细致精细化的处理方式,让每一种垃圾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家”。让我们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出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