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融媒11月2日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日庄镇争先进位、大干快上,乡村旅游、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不断增强,“生态水乡·大美日庄”的品牌竞争力、创新力、美誉度大幅提升,全镇持续呈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乡村振兴、群众幸福的良好局面。
优化工业结构
凝聚“进”的力量
“我们坚持工农融合发展,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竞争力更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从一穷二白的经济薄弱镇,到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旅游强镇、文明村镇、医养结合示范镇的巨大转变。”日庄镇党委书记赵帅介绍道。
十年间,日庄镇坚持招大引强培优,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投产,以重点项目“增量”推动经济提质“扩量”,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镇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今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预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大关,各项经济指标较十年前实现突破性增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坚持大干项目、快干项目,规上工业企业从2家到15家,限上贸易业从1家到9家,省市重点项目从1家到4家,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从无到有,再到高质量发展,日庄镇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赋能乡村振兴
实现“久”的带动
日庄镇聚力强基础、创特色,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通过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在我市率先完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区域化重构,将原87个自然村党支部优化为7个新村党组织、37个网格党支部,确定377名党员中心户,区域化党建能力更加突出。坚持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集中规划印象湖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大美日庄”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果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等五大农业发展平台,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个、万亩优质农产品种植区3个,打造省级以上合作社、家庭农场12家,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我们因村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了沟东无核葡萄、富景盆栽蔬菜、瓦庄大梨、付庄芹菜等30余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日庄优品’,还建设了荣旺果蔬采摘园、恒岳丰家庭农场、乐享自然本草园等游玩景点,打造采梨节、梨花节、葡萄节等旅游品牌,助力产业发展和观光旅游同频共振。”赵帅说。
日庄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新村成立共富公司,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强村富民活力。截至目前,2017年全镇24个贫困村,共计699户1131人已全部脱贫。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日庄镇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前进。
强化基层治理
夯实“稳”的基础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密切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为了让乡村治理见实效,日庄镇健全“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利用好智慧云喇叭、农村诚信体系、“三会一队一约”等治理手段,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的内生作用,镇域社会治安创造近10年来最好水平。深入实施物管农村新模式,建立集绿化管护、道路管养、环境整治、垃圾收运、农村改厕等为一体的“1+13+N”农村物管运行维护体系,全镇每年人居环境整治费用下降40%,自来水亏损率下降30%,不仅节约了管护成本,改善了村容村貌,群众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打造省级美丽乡村7个、省级卫生乡村19个,白石新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沟东新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这十年,是日庄镇乡村巨变满目新的十年,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时美’到‘时时美’,‘生态水乡·大美日庄’品牌被彻底打响。”赵帅说。
增强民生福祉
办好“暖”的服务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日庄镇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养老、教育、就业等领域扎实推进民心工程。积极探索养老康养新举措,以河头新村为中心,建设了7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养老大食堂,构建起“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全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庄镇在2021年入选了“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行动试点镇”,总投资13亿元的青岛绿泽职业学校二期正有序推进,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在校师生8500人,每年录取新生2000余人,可有效填补镇域高等教育办学空白。除此之外,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水文、卫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赵帅说:“一个个新项目、一处处新面貌、一幅幅新画卷,日庄镇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美好现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发扬‘激情创业、敢于担当、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日庄精神,求真务实、凝心聚力,扎实走好发展每一步,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