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地处青岛北部、山东半岛咽喉位置,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空间广阔,境内拥有莱西湖、姜山湿地、大沽河等61条河流以及大青山、仙足山等秀美山林,素有“青岛后花园”之称。生态资源禀赋一直是莱西差异化竞争的长板,围绕长板做长,我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生态保护力度,让农村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先后荣获“亚洲金旅奖·首批十大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市”“世界休闲卓越城市”称号。2020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美丽家园村民共治
解决“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垃圾围路”“垃圾围河”等农村垃圾治理难题近300条,创建清洁自然村庄721个,创建率达86.76%,村庄里里外外“一键美颜”……这些新变化让村民们拍手叫好。
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市突出问题导向,积极运用信用积分、网格化管理等措施,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延伸整治触角,持续扩大整治成效。将环境卫生情况纳入征信,开展卫生诚信综合评定,设置“红黑榜”“曝光台”,倒逼村民自我管理、相互监督。村庄清洁行动整村推进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将庭院卫生、房前屋后、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处理作为整治重点,网格村管理员每天对辖区巡查,镇街定期抽查,市级暗访督查,三级网络合力整治,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污水治理“莱西模式”全省首创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自2020年开始,我市连续两年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全省首创了县域统筹、多元融资、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建管一体的“全域治理模式”,实行一体测绘、一体设计、一体施工、一体管护。为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污水工作专班和镇街工作人员逐村实地查看,最终确定了“816个村全部铺设污水收集管网,52个村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站,645个村周边设置集水池、119个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治理方案。施工环节,建立“包片负责制”,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建立了“莱西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监管平台”,实时监控各个污水处理站点情况,实现污水清运可视化、收集监管即时化。
“目前,816个村全部完成测绘和设计出图,688个村开工建设,完成约2800公里的管网铺设,我们计划今年底前全部竣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水青山赋能生态产业共赢
近年来,我市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作为实现“两山”成功转换的先决条件,通过源头管控、科技监管,部门联动、跨区域协调,生态环境质量与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达标比例100%,市控及以上断面水体优良比例同比提升42.1%。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做足绿色“产业”。九顶山安山岩矿遗留下的废弃矿坑,经过十多年的修复利用,成了风景宜人的葡萄庄园,还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葡萄2000余亩,每年人均增收2多万元。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建设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夏格庄镇青岛市装配式超低能耗及绿色建筑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店埠镇全省第一家航空文化小镇,姜山镇全省第一家基金小镇,为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以南墅等地区为重点,探索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新模式,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开展境内大气、水生态补偿考核,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责任追究办法》,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