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不振兴,脱贫攻坚就难巩固。日庄镇作为青岛市第一大库区镇,扬长避短,做好产业和人才文章,万亩无核葡萄、万亩西兰花、3万亩日庄大梨三大种植示范区规模化发展,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3.1岁、村级后备干部145人、外来人才32人……产业富民+人才驱动,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4月17日,梨花节开幕,次日就有上海、南京等地的客户前来预订大梨。这些年,我们的梨不愁卖,也不怕价格不稳定。日庄大梨早已打出了知名度,每逢秋天梨熟时,来拉梨的大货车停在路边一眼望不到边!”日庄镇堤上村党支部书记李成春介绍。由于当地独特的砂质土壤和大沽河优质的水质,大梨的口感特别好,而这些年随着日庄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大梨的销路完全打开,产品供不应求。目前,该村的梨园已扩大到1000余亩,每年收获3000余吨梨。
由于濒临水源保护地,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慢,农业一直被视为农民最主要的增收渠道。为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日庄镇将全镇划分为东部七彩湖西休闲旅游区、中部生态畜牧养殖区、西部日庄大梨产业示范区三大农业片区,搭建镇级农业平台公司、“大美日庄”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湖西七彩”田园综合体、日庄镇大梨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果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五大农业发展平台,集中规划万亩无核葡萄、万亩西兰花、3万亩日庄大梨三大种植示范区,做好生产现代化、产业链条化、运营品牌化布局,为实现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筑牢根基。
目前,日庄镇累计流转土地4.6万亩,建设规模化高效农业园区10个,培育新希望六和、荣旺、富景农业3家龙头企业,日庄大梨、付庄芹菜、沟东葡萄、院里西兰花等30余种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口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根本途径。”孙永建在担任原东白石山自然村书记期间开展了“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模式,建设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成立茂欣源奶业合作社、燕妮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村庄奶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此外,先后发展高效大棚43个,引进钰兴磨具等大小企业5个,安排贫困户就业岗位100余个,每年为群众增收200余万元。
在日庄镇,像孙永建这样的“扶贫先锋”“振兴铁军”还有很多。日庄镇着力培养选拔农村优秀年轻人才,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日庄镇村级“两委”总职数由403名减少到41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由58岁下降到53.1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由68.2%提高到80.5%。另外,还引进第一书记、专业党建工作者等外来人才32名,将“外来经验”用活,为村庄引资金、搞项目、促发展;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45人,平均年龄33.9岁,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45人,占比31%,全面提升了人才储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