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并创历史新高;举办雁归大会,新引进本专科人才3349人,新增硕博、高级职称及高技能人才228人……凭借高质量的“双招双引”,我市不断抢占发展先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去年以来,我市全面融入青岛开放发展大势,抢抓一系列重大战略叠加机遇赋能,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和目标导向,牢牢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持续创新路数打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集群效应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引进落地,“投资何必去远方,莱西就是好地方”招商品牌真正叫响。
加快补链延链强链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伴随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莱西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丰富,青岛市第一个整车制造总部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整车制造总部基地项目落地并开工,带动柳州五菱发动机、零部件产业园等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总投资150亿元。FCP中德氢动力产业园、中安芯界快充锂电池生产基地、晨阳液压密封等一批项目开工,新能源产业链不断丰富。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已成为新的增长极,中科钢研碳化硅晶圆项目主体完工,中建材5.0中性硼硅药玻产业园、钻石小镇钻石贮存、中科曙光数创液冷创新产业基地等开工建设。绿色建筑产业羽翼渐丰,天一新能、中科坤泰今年全面投产;英良与海尔卡奥斯合作,打造全国首个石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通用航空产业初见规模,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已招生3000余名,通航机场跑道完工并获批,签约落地泛美飞机制造、赛捷公务机、万丰钻石飞机等一批产业项目,打造国家级通航产业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加快集聚,昌阳生物医药产业园全面开工,阿里健康医保在线购药平台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通盈生物医药产业园、天成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北大言鼎生物医药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食品饮料和现代农业产业层级提升,青啤饮料集团全球总部、凯盛浩丰全国总部、碧桂园植物油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黑龙江宜品乳业、韩国希杰、雀巢银鹭饮品全国总部迁址莱西。去年,我市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48个,投资总额978.5亿元;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0个,投资总额843.7亿元;新竣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41个,投资总额419.7亿元;新投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5个,投资总额243亿元。签约、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并创历史新高。
招商路数打法持续创新
量质齐增的背后是招商引资打法的创新。优化专业化招商体系。围绕全市主导发展产业,对产业招商体系进行了优化,建立了“6+5+4”招商体系(即6个专业招商事业部、5个专业招商小组、4个驻外招商中心),制定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产业招商扶持政策,印发了《重点产业链招商行动方案》《关于调整工业项目用地扶持政策》,中安芯界快充锂电池项目成为山东省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首个“标准地”模式落地项目。强化平台招商。充分利用基金小镇、绿天使高新技术产业园、百度资本等各种平台开展招商,新引进各类项目40余个;借助昌阳、城投、国投三大国有平台签约落地项目33个。开启“不见面招商”。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在青岛市率先开启了“不见面招商”模式,全年共举办了4次项目“云签约”活动,签约项目59个,投资总额达到313.6亿元。
搭建高能级平台 吸引高端项目人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动能,是城市发展最深厚的底蕴。突出人才引育,广泛凝聚人才资源。举办雁归大会,新引进本专科人才3349人,新增硕博、高级职称及高技能人才228人。创新实施人才配置工程,设立莱西市乡村振兴人才配置中心,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00多人、涉农企业职工1779人。促进人才引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人才支撑产业发展成效凸显,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翻番,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平台9家、青岛市级以上人才平台22家,莱创众创空间获评省级众创中心,莱西市被国务院评选为全国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能不能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环境、服务是关键要素。把12项人才服务事项分解到部门,为人才提供住房、医疗、社保等“一站式”服务。成立人才集团,强化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人才贷等各类资金5200余万元。360套人才公寓年内主体完工,姜山湖国际人才小镇6311套人才住房启动建设;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取得专科院校资质,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整体搬迁落户,山东体育学院青岛校区签约落地,人才培育基础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