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青岛市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在全市推广莱西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经验做法。“全域统筹、分类施策、节约高效”的“莱西模式”为青岛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全域统筹 一体推进
“污水管道改造以前,家里的污水到处流。夏天满街苍蝇、蚊子,现在改了污水管道,路面整洁了,卫生也好了。”夏格庄镇温家泊南自然村村民马广民告诉记者,他家的生活污水全部流进了污水管网,自己只需要定期清理沉淀物就行。
工作推进是否扎实有力,思想认识是关键。我市自上到下充分认识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关乎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民生大事来抓。我市建立多元融资渠道,整合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7.98亿元,建设污水管网和蓄水池等配套设施,建设污水处理站和运行设备维护。
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际,统筹村庄规划和发展预期,实行全链条一体化治理。对816个行政村一体测绘、一体设计、一体施工、一体管护。目前,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816个村全部完成测绘,466个村开工建设,预埋入户管道342.3公里,预期2021年年底前全部竣工投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分类施策 因村制宜
“俺村常住人口610户,加上外来人口接近800户。以前的污水都随大街乱淌,治理后污水统一下排到村南头的污水池,集中储存,集中清理。”望城街道林泉庄自然村党支部书记林成岗说。
林泉庄自然村集中建污水处理池,是我市污水治理分类施策的一个例子。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原则,治理前期,组织测绘、设计等力量入村逐户进行调研,充分摸清村庄基础条件,征求村庄群众治理意见,确定“分散治理+纳管治理+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站”3种模式相结合的治理方案,以达到中水回用、达标排放的标准,并兼顾有效收集、投资节省、易检耐用的原则,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
同步施工 降低成本
民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不铺张浪费,与“户户通”相结合既加速了推进工程进度,又避免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为此,各部门协同作战,合并推进两项工程,统筹安排,有效缩短工期并节约了投资成本。目前建设完工的村庄治理效果明显,村内不见污水,群众反映良好,真正实现“建好管用、群众满意”的目的。
“未来我们要在全市建设52个村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量可以达到1.5万方,项目投入运行后,蓄水可以作为灌溉用水回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改善当地生态系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办公室主任唐明星介绍,我市将进一步核算建设、管护成本,为全国推广“莱西模式”,提供更加精准、更加科学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