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上镇七岌新村葡萄产业园,孙培刚正驾驶着还田机将田埂间的杂草打碎还田,“自从入股合作社,我也成了上班族,农忙时就在果园打工,不仅能拿到分红收益,还能领到工资,收入越来越多了。”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引领,把发展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工程来抓,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393家。
党建引领,创建“示范社”
七岌新村合作社联农助农增收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我市积极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总结推行了沽河街道“前我乐模式”、南墅镇“东石格庄模式”等“党组织+合作社”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覆盖率达到100%,村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上村庄比例达到99.3%,农民人均增收2600多元。
抱团发展,组建“联合社”
“镇上有了联合社,今年联合社提供的小麦种子每斤比市场价格低了5毛多,我们家32亩地光种子费就节省了200多块。”武备五村的王福亮说。
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撬动,多主体联合发展渐成趋势,打造同域、同业、全产业链等联合社41个,推动农民合作社之间、农民合作社与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多元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壮大。
创新驱动,打造“活力社”
瞄准产业强链、补链、拓链,我市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横向朝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拓展,纵向沿农业产业链延伸整合,实现多元竞相发展。依托胶东瓜果预处理中心,为客户提供果品仓储、预冷、分选、包装、流通一站式的服务,带动农产品销售业提质进档。
“把冷链仓储、流通销售一并纳入服务链条,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农民也分享到全产业链收益。”丰诺植保合作社社长李艳介绍,去年,北方冬桃交易市场萧条,合作社通过冷链物流运送到广东、深圳等地销售,不仅帮助农户挽回经济损失90万元,而且打响了莱西农产品的知名度,华南客商主动上门采购,拉动本地消费。
我市坚持培优扶强,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直供直销、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等经营模式,引导合作社从单一业务向多种业务拓展,鼓励自办或出资入股创办全产业链合作社,打造了从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合作社发展活力竞相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