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焕青
姜山镇孙某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家里生活条件困难,经海诺公司残疾人协会牵线搭桥,今年6月来到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他高兴地说:“感谢残协给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俺衣食无忧,俺自食其力,生活得格外充实。”
“经过1个月培训,小孙基本熟练了整个工序的操作步骤。” 海诺公司残协王主席说。目前,海诺公司残协共帮助157名残疾人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岗位,按时提供福利待遇,帮助1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今年来,市残联结合全市重塑组织体系、村庄结构优化调整的形势,积极深化拓展“莱西经验”,遵循“党的组织建在哪里,残联组织跟进建哪”“残疾人在哪,服务就在哪”的思路,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和改进新村(城市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作用发挥明显”的目标要求。在全市142个新村(城市社区),安置残疾人集中的3个企业、2处残疾人托养机构相继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在自然村设立了残疾人工作站,工作站配备残疾人工作代办员(网格员),形成了市残联、镇街残联、新村(残疾人集中的企业、机构)残协、自然村残疾人工作站的网格化残疾人组织体系,实现了组织体系的全覆盖。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基层残协根据自身特点,分类施策,帮助残疾人就业。产芝村在市残联指导下,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成立了“产芝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并积极吸纳残疾人入社,探索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残疾人”的服务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盘活村庄闲置房屋、开发公益岗位等形式让村庄里的残疾人足不出户就实现了脱贫。73岁的徐芝海,一条腿不吃力,村庄安排他清扫大街,年收入9000多元,他激动地说:“有娘家人当靠山,吃穿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