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建君
在国轩电池生产车间,新入职的员工正在熟练地操作着设备进行生产。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开始扩大生产,急需大量熟练技术工人,我市人社部门积极帮助落实相关政策,在很短时间内帮助企业解决了困难。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张娜告诉记者:“5月份以来我们订单临时增加,缺少技能类工人,我们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78名技能岗位的工人,不需要经过培训,可以直接上岗,每人补贴300元,由政府直接买单,既解决了我们用工困难,又能保证我们生产顺利进行。”张娜所说的政府买单,是今年我市为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难推出的加强用工保障、支持用工单位应对疫情政策服务,目前为9家企业招收有技能的工人300多人,有效解决了企业的招工问题。
就业既是经济又是民生,就业稳,人心稳。面对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市有关部门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拓宽引才用才渠道,推动稳就业保用工。全市上半年新增就业12815人,同比增长54%,政策性扶持创业1016人,同比增长75%,兜住民生底线,让群众端稳饭碗。
青岛锦绣前程节能玻璃有限公司今年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招收新工人30名,但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招收不到相应的技术工人,这种情况下,他们利用我市“以工代训”政策,招收了新人,边工作边培训,既解决了用工问题,也节省了培训成本。青岛锦绣前程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财物总监王丽告诉记者:“人社局推出的以工代训,确确实实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问题,首先原来由机构培训的人员进入公司之后,并不一定能够快速的适应公司岗位,我们自己来培训可以,快速的在一、两个月适应我们的生产,进入我们的生产状态,同时给予我们公司在培训人员方面一定的成本补贴,每个人1000元,大大降低了用人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46个班次1779人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已为符合以工代训补贴条件的106户企业的273名在职职工发放以工代训补贴27.3万元。
同时,今年市人社部门将以前线下招聘会搬到了网上,加大收集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力度,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招聘求职信息,解决企业用工需求。臧子栋就是通过网络招聘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臧子栋告诉记者:“我是在网上看到人社局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入职培训来到公司,现在每个月能拿到4000多,感觉现在还是挺满意的。”截至目前,市人社共举办网络招聘会26场,7729名求职人员参加了招聘活动,达成求职意向2166人。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稳就业举措,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阶段性援企稳岗政策,为全市1900多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用工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稳岗返还补贴等各类补贴共计1155万元,为3720家企业减免社保费用1.6亿元,稳定就业岗位6.7万个,一系列精准有力的“真金白银”就业政策密集出台,力促千家万户端稳饭碗,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