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当好“新中国第一代农技推广尖兵”

2019-10-15 14:50:11    来源:    编辑:

 口述:李树欣  采访整理:王吉文  赵文德

  李树欣  男,莱阳市谭格庄镇蔡庄村人,1925年10月出生,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莱阳灵湖中学师范班毕业,1944年2月任教;1947年7月以来历任区财政助理、副区长、公社水利员及农技站长、莱西县农业局副局长、调研员,1990年离休。

  我于1925年出生,名叫李树欣,莱阳市谭格庄镇蔡庄村人。自1944年从教到1990年离休,在46年的革命工作生涯中,虽然也当过教师和领导干部,但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并取得过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

  下面回忆的,就是我作为一名新中国第一代农技推广老兵的几个工作片断。

修台田、建河闸,科学改水治洼

  1953年8月,我担任夏格庄区副区长时,记得当时雨水很大,夏格庄地区地势低洼,长年蒙受水涝灾害之苦。当地老百姓描述为“夏天水汪汪,秋季白茫茫(大片茅草的花絮);高粱一杆枪(不结穗),谷子软丢当;地瓜不爬蔓,豆子喝了汤”。多数年份粮食亩产只有两三百斤。要改善这种“十年九不收”的局面,改水治洼就成了当务之急。

  通过走访群众和实地调研,我发现在大片洼地中,少数零星分布、地势稍高地块里的庄稼长势明显得好一些,于是就组织曲家、温家、王家、张家四个泊南村的群众挖沟修台田。每隔20米开挖一条上口宽3米、底宽1米的排水沟,用“舍一分救一亩”的办法,排除积水,将地面抬高了3寸。第二年地瓜垅就由原来的每条1.5米宽缩为1米,产量提高了一半,玉米亩产也提高了30%。

  改水治洼初见成效并取得群众信任后,在治理夏格庄东沟时,我在渭田等地设计建造了3个自动启闭的拦水闸。担任堤湾水库工程副指挥兼夏格庄民工团副团长时,又通过挖沟截潜、滑轮运土等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运土筑坝的工效,使原需冬春两季的工程仅1个多月时间便提前完成。

坚持科学试验,提高花生产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的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当时农技推广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实验对比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打消他们的顾虑。

  1963年,我因非正常原因在水利站任水利员一年后,又改任南墅公社农技站长。这期间,我在东馆村蹲点时发现,当地种花生根本不知道选种,于是就组织干部群众种了三块“对比田”:第一块地选用饱满的大粒种子,每墩两粒;第二块地用种是每墩大中小各一粒;第三块地每墩小粒种子4粒。待到田里锄头遍地时节,三块地的花生长势就明显不一样了,以后则差别越来越大。

  消息传开后,不仅本村群众,连邻村群众也闻讯前来察看。后来听到这一消息的省花生研究所,还在秋季派出专家前来测产(数据现在已无法查找),对实验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二年,选种工作自然在全社轻而易举地推开了。

  1973年,周格庄公社邀我前去解决“虽然土地好但花生产量低”的问题。通过调研,我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图节俭普遍使用麦茬花生做种子。

  我让草泊村书记准备了两个玻璃罐头瓶,分别种上春茬、秋茬花生种进行对比,清明前后召开了村社干部的“观瓶会”。通过对比,大家看到两份种子根系发育和花生苗长势都差别很大,全社很快掀起了换种热潮。当年周格庄公社的花生亩产便由全县22个公社的倒数第四(仅好于姜山、李权庄、夏格庄3个洼区公社),提升为正数第三。

“八字宪法”助高产

马连庄油、猪、粮贡献三夺冠

  1965年10月,我担任县丘陵区农技推广分站站长后,便在驻地马连庄公社党委和管委的支持下,在各村组建了农业技术队,普建了永久性地瓜大窖,推广了坡地深翻整平、开挖堰下沟等先进技术。

  1976年我因积劳成疾申请退休,领导不批,但准许我吃住在家,主要任务是抓准关键问题,开好生产现场会。到底什么才是解决当时丘陵地区地薄、低产的关键问题呢?那段时间我因有条件翻阅科技书籍、进行系统思考,终于通过学习“农业八字宪法”,领悟到抓好花生生产,解决“肥”和“土”的问题是关键。因为花生是最适合丘陵地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多种花生、种好花生,就能形成“花生多→养猪多→积肥多→产粮多”的良性循环。

  我还将种花生的经验总结规范为“八、六、二、五、一”,墒足种子田,即:用种标准是大田不超过800粒/斤,种子田不超过600粒/斤;实行精量播种,每墩两粒;“五一”前后五天下种;要确保足墒播种,无墒造墒;下决心种好种子田,种子田必须选用肥沃地块,种子实行株选。这一生产思路和规范化种植模式在公社领导的重视下全面推行后,很快使丘陵地的马连庄公社粮、油、猪贡献在全县实现了“三夺冠”。

  有一天,我正在公社会议室里讲农技课,忽见公社领导陪着一位首长模样的人出现在门口,我便向来者招了招手,接着继续讲课。事后才知道,原来是时任莱西县委书记的桂占山同志,到马连庄公社调研“三连冠”经验,在听取了党委书记隋维坤、管委主任吕恒升关于我建议的生产思路和花生种植模式的汇报后,非常欣赏,说我既是老兵,又是一名新中国第一代农技推广的尖兵。

引进日光大棚

助莱西蔬菜生产“四季青”

  1981年冬天,县领导决定组建县蔬菜良种公司,探索发展蔬菜冬季生产的途径。1982年2月,县委决定给我恢复职级,担任农业局副局长兼蔬菜良种公司书记。

  我与经理黄学义、技术员李元虎、王顺昌等人齐心协力,先后赴莱阳、青岛、寿光、省农科院等地学习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从安徽购进钢管,从北京、黑龙江等地购进棚膜和良种,协助农业局良种场、南龙、后于、任家疃、李家疃等单位建设了总面积4亩的阳光温室6个。当年即实现了莱西冬季温室蔬菜生产零的突破,使全县蔬菜生产实现了春夏秋冬“四季青”,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