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茜
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乡村治理是否有效,不仅关乎乡村能否实现全面振兴,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1990年诞生的“莱西经验”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的一面旗帜。随着全省乡村治理现场会在我市的召开,也为新时代深化拓展“莱西经验”赋予新的内涵,提出新的要求。
29年前的“莱西会议”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广了我市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三配套”经验,解决了“在农村要不要党支部”的问题。进入新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三农”工作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农业发展规模化、特色化的趋势更加凸显,对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我们必须要回答好如何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的时代之问,解决好党支部强不强、怎么强的问题。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面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便会蹄疾步稳。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从组织振兴破题,聚焦把农民组织起来,坚持以镇为着力点、以村为操作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功能,利用组织的力量、市场化的手段,把农村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有效对接市场,吸引资本、技术下乡,以组织振兴促乡村全面振兴、促基层治理。
群雁要靠头雁领。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村级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往往直接决定着一个村庄的发展好坏。实践证明,建强村党支部班子,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强化镇街党委龙头作用,推进“部门围着镇街转”改革,推动镇街转变职能、优化机构、赋权增能。同时,突出农村社区党委“主阵地”地位,建立起“镇党委-农村社区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链条。目前,全市861个行政村调整至157个,新设立社区(新村)村民委员会112个,行政村数量减少81.7%,村民代表投票参与率达到80%以上、同意率达到95%以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我市以党组织为引领,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土地运营模式,市、镇两级成立农业发展公司,作为土地流转平台,在村级组建村集体公司,作为镇级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组织的力量把农民带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目前,全市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为企业、集体与农民的多方共赢提供了有效路径,土地的大规模连片,成功吸引了总投资10亿美元、占地6000亩的阳光国际鲜花产业项目,带动数万亩花卉种植,未来整个产业链年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因此,大力优化村庄布局,实现农民集中居住,无疑会空置出大量土地,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功能园区发展带来可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明年将是“莱西会议”召开30周年,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的重要指示,围绕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炸“碉堡”、攻“山头”、打硬仗,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莱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