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我市建立防范企业非正常撤离机制

2017-11-21 09:41:40    来源:    编辑:

   □莱西市情/莱西新闻/莱西新闻网     记者 刘笑伶 通讯员 王涛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速,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着拖欠职工劳动报酬的现象,部分企业甚至采取非正常撤离方式来逃避付薪缴费责任。针对这一现状,我市加大对欠薪案件特别是欠薪逃逸案件的查处力度,建立了防范企业欠薪欠费逃逸长效机制,取得较好效果。自2015年以来,我市仅发生一起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事件。
 
用人单位“不敢跑”
 
  针对欠薪欠费逃逸事件,我市成立了市级欠薪预警监控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理顺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欠薪欠费逃逸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避免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在市人社局抽调骨干力量,特别是善于办理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监察员,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一旦发生欠薪欠费逃逸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处理,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前期调查工作,并按照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程序移送公安部门查处。各镇(街)筹集资金设立欠薪欠费应急周转金,发生逃逸事件后,启动应急周转金先行垫付工资。我市曾6次启用应急周转金,累计300余万元,有效稳定了职工情绪,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在建筑行业,则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资发放实名卡制度,确保农民工的工资权益。
 
用人单位“不想跑”
 
  2015年,我市某食品加工企业和某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停产撤离,均如数支付了职工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无逃逸事件发生。另有5家用人单位整体欠发职工工资,虽没有能力支付,但没有逃逸,目前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我市对已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案件,通过媒体等途径大力宣传,在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和日常举报投诉案件专查过程中,向用人单位通报相关情况,使广大用人单位负责人认识到逃逸的严重后果,在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也不再一走了之,而是按法定程序撤离。针对已发生欠薪欠费行为的用人单位,在加强重点监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向其宣传相关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其算清各种处理方式的成本,从而使企业负责人认识到逃逸对自身造成的不良后果,选择法定程序处理善后。通过向广大劳动者大力宣传查处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例,使劳动者认识到企业逃逸牵扯到自身利益,从而不等不靠,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用人单位“跑不了”

与多个部门协作,强化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作。充分发挥镇级劳动监察网格的监控作用,实现与镇(街)全天候信息互通联动,全面监控薪酬支付不正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共同参与处置欠薪欠费逃逸事件。建立与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的实时沟通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四方联席会议,研讨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认定、证据材料的收集、法律文书的送达、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移送衔接等问题形成会议纪要,指导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查处工作。对于欠薪欠费逃逸事件,市人社局和公安局第一时间共同介入,从收集欠薪欠费相关证据、完善案卷材料到完成调查、立案查处,实施分工协作。截至目前,我市立案查处4起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2名嫌疑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为劳动者追讨工资93万元。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