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李小林:手工皮匠哥的慢生活

2017-11-15 10:37:07    来源:    编辑:
  □ 莱西市情/莱西新闻/莱西新闻网 记者 高欢欢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今,“臭皮匠”也可以很时尚前卫,变身为手工达人。手工制作皮具,行话叫“玩皮”,每天将针线穿梭于皮子上,产量虽低,却不急不躁。在我市有一位85后“手工皮匠达人”——李小林,放弃月收入上万元的工资,辞职开工作室,专门制作手工皮具。
 
辞掉月薪万元工作,做起小皮匠
 
  李小林大学毕业后,在青岛做设计工作,月收入近万元。闲暇时光,他喜欢逛文化街,探访文玩小店,或者宅在家里雕刻核桃。有一次,他站在一家手工皮具店门口,看到店里的工匠在用小锤制做皮具。他就走进那家店里,看着工匠专注地打磨、精心地裁剪,这让一直爱好手工的他很是着迷。
  从那以后,他经常上网参与相关贴吧、论坛的讨论,购买书籍学习专业知识,拿皮具店的边角料练手。2015年,他决定辞去工作,回莱西开店。李小林透露:“2015年开始,我多次到广州和上海,参加日本皮具私人定制高手小屋敷清一老师的培训班。半年多的时间,加上买专业的皮包制作工具,我一共花了近20万。”但他看到日本工匠可以为做一个皮具一言不发,全神贯注地投入,触动很大,便下决心要把这门手艺学精做好。经过潜心学习,如今的李小林制作皮包的技术炉火纯青。2016年底,李小林在明星国际花园小区开起了属于自己的皮包定制工作室,做起了手工皮具的“私人定制”。
 
慢是为了制作一个好皮具
 
  真皮、工业皮、打斩器、菱斩、橡胶锤、打斩垫、秀次刀、打孔器、美工刀……大大小小的工具材料连李小林自己都数不清。一开始做皮具时,李小林入不敷出,在前四个月,积蓄全部“交学费”了。起初,李小林没想过要卖作品,但慢慢有人来订货,终于可以靠手艺赚钱。
  但赚钱并不容易,李小林说,做一个手工皮具至少需要打样、裁皮、粘合、划线、打眼、缝合、封边、磨边、整形、上油10个流程。打眼,每两个线孔之间的距离都要保证相等;缝合,每一步的松紧度都要保持一致……每一个步骤都有更多具体的要求,“一个字,就是‘慢’”,比如一个单一的磨边过程,常常需要一个下午才能完成。慢工才能出细活,经过这样一系列工序做出的皮具跟机器做的相比,针脚更加考究,也只有手工做出的皮具能够避免机器所不能避免的对针线的磨损。
  李小林记得第一个作品,一个简单的信封包,缝了一整天。做皮具要先裁皮,皮裁好后,要用打斩器打上孔,用针线缝在一起。针很粗,每缝一针都要用力拉一下,每次拉的力度还得一样,不然松紧度不同会影响美感。有时候用力一抓,手就被针扎到,有一次,针甚至扎到李小林的骨头。在头几个月,李小林的手都是伤,还有不少水泡。
 
在举手劳作间体会美好生活
 
  纯皮小铃铛、卡通造型钥匙扣、卡夹、腰带、小钱包、背包……在李小林的工作室里摆满了他的作品。为什么他如此钟爱手工皮具?李小林说,不同于自己在商场里随意选购的皮包,手工皮具是需要你用心去完成的,一张皮料,裁剪,一针一线缝制,就像自己在制作一件艺术品一样。
  “晚上搜集资料,白天上手尝试。”手工皮具的材料成本不低,加之花费的心血和工时很多,所以价格比机械加工的产品高。但李小林凭借自己皮具的品质和信誉度,每月都能接到十多个订单。一年来,经李小林亲手制作的皮具有100多件,有的皮具简单易做,一天就能做完,而有的则需要一周的时间,精心打造。价格也是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主要看用皮子的质量和手工程序。
  通过店面和微信销售,现在靠着皮具定做,李小林的生活蒸蒸日上。李小林觉得,作为一个手工皮匠,赚钱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慢生活的节奏中少了一些浮躁和不安,让他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在曾经被忽略的细节中体味情感的含蓄与细腻。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