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翠 通讯员 李国霖
眼下正是小麦收获季节,往年每到这时,秸秆处理便成了让农民犯难的问题,乱堆影响村庄面貌,焚烧又因污染空气被明令禁止。值得欣喜的是,位于望城街道的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为秸秆找到了“出路”。记者在公司厂区看到,不少农民开着拖拉机、三轮车、大货车将自家小麦秸秆送往这里。
“每吨小麦秸秆能卖240元,不仅解决了我们处理秸秆的困扰,而且还能增加收入,钱三日之内就能打到我们的银行账户,无后顾之忧。”望城街道林泉庄村的李大叔听闻秸秆可以卖钱,赶忙将自家和邻居家的小麦秸秆送到厂区来。
将收购的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用以发电,燃烧后的秸秆灰全部还给农民作有机肥,改良土壤。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本地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发电企业,项目去年3月底正式开工建设,现有1台130t/h的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生物质锅炉,配套1×40MW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6月3日,历经400多个日夜建设和调试,公司首次并网发电成功,目前机组各系统运行平稳。吃下的是“秸秆”,产出的是“电能”,公司走出一条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路子。
“我们每年可消耗秸秆、花生壳、枯树枝等生物质燃料30多万吨,增加农民收入6000多万元,能彻底解决农村秸秆处理难、存放难的问题。而且生物质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与生物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可达到碳平衡,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该公司副总经理白广彬告诉记者,公司运行平稳后,年发电量可达3亿度,节约煤炭3.6万吨。
从“废秸秆”到“绿色电能”,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应用,不仅让企业走出一条惠农强企绿色发展之路,同时也是对我市绿色崛起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对于落实政府秸秆禁烧政策、改善大气环境、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下一步,公司将在各镇街设置专门收购点,进一步方便农民销售秸秆。围绕秸秆收购、存储、运输等产业链条,还可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