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铁皮屋,一身迷彩装,一片丹参园,一群“黑凤凰”,退伍军人王希建,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用短短3年时间,在丹参种植和高品质肉鸡养殖领域创出了一片新天地,积累了人生财富,同时带动群众致富。1994年参军的王希建,在部队的大熔炉中锻炼了20年。2014年,他转业复员回到地方,放弃了政府安置的“铁饭碗”,在马连庄镇承包了50亩的荒地,毅然开始自己创业。
万事开头难,如何规划、如何筹资、朝哪发展,面对着50多亩荒地,王希建深切体会到创业之初的迷惘与困惑。他也曾问过自己,要不要继续坚持。但是军人的字典里没有放弃,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王希建瞄准了丹参市场,在地里种起了丹参。没有房子,他就自己搭营房,简易的铁皮,成了他的宿舍,一住3年。3年里,他自己筹资、修路、架电线、垦荒,家里所有的积蓄和能借到的资金都投入进来了,能自己动手的就不求人,能人工完成的就不上机械,省下钱来提高丹参品质。功夫不负有心人,丹参种植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现每年可获利20多万元。
随着丹参种植步入正轨,王希建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他想,基地仅种植丹参浪费土地资源,现在生态、绿色食品逐渐深入人心,是不是可以养点什么呢?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在自己的丹参地里养黑凤鸡,只给鸡喂食天然饲料,再添加上自家产的丹参,这样不仅能提高丹参的产量,而且养殖出来的鸡肉质紧致、味道好,销路一定不错。说干就干,2015年,王希建投资10余万元,引进了1000多只黑凤鸡苗。“一开始养殖时,确实不顺利,如果没有当兵的历练,也许我早就放弃了。”他说,养鸡是个技术活,需要经验,没有捷径可走。王希建买来几十本专业书籍,一本接一本地“啃”,一点一点地积累和消化,提高自己的技术,鸡的长势也越来越好。
王希建养的鸡生长期至少6个月,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分别出栏一次,并且将数量控制在1000只以内,确保了鸡的品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的黑凤鸡大多销往浙江、潍坊、青岛等地,每只卖到了158元,还供不应求。今年中秋节即将出栏400多只,目前已预定出了200多只。“我是军人,虽然已经退伍,但军人的忠诚让我讲求质量和诚信,这样才能有长远发展。现在,我养的鸡可以称得上中药鸡了。”王希建说,凡是吃过他养的鸡的市民,都说味道很好,一般都会成为回头客,而且这样的老客户越来越多。今年,他又引进了黑羽鸡,这个品种比市场上的乌鸡营养价值更高,市场前景比黑凤鸡更好。
“退伍不褪色,致富不忘本”是王希建的创业座右铭。在自主创业获得初步成功的同时,他积极帮助乡亲种植丹参,成立了邮缘合作社。“下一步,我除了继续投入资金建设种植基地,还要发展合作社经营,通过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带领更多人走上致富路。”王希建说道。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5家,种植丹参3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