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来,姜山镇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生态镇、山东省城乡建设示范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生态经济20强镇等荣誉称号,2016年预计全镇GDP将突破95亿元,地方税收完成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70元,全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2年姜山镇成为青岛市组团发展的姜山新城,2013年成为青岛市重点培育的小城市,2016年被《青岛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为青岛市10个次中心城市之一……”在中共姜山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人字字铿锵,在场的人无不对姜山镇近年来的发展实绩倍感振奋。
培育四大新兴产业
新型工业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小城市,必须有产业做支撑。我们创新了招商思路,坚持组团招商、产业链招商。”姜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姜山镇5年累计引进项目68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6个,5亿元以上大项目13个,2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6个。通过大项目引领,培育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休闲旅游产业四个新兴产业。
2014年投资建设的北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产能5万辆的一期项目竣工投产,二期项目2016年3月签约,1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产能达到10万辆,到2020年产能达到30万辆,同时引入国轩电池、大洋电机等配套项目,一个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姜山镇将成为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科技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国林臭氧、洪润林业生物质、青岛海诺生物工程等科技大项目接连落户,成为引领全镇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坚持项目发展的质量与规模并重,培育了华通高新装备机械产业园、中一中小企业产业园、青岛精密铸造产业园等“园中园”,园内所有项目实行基础设施统一配套、公共资源统一共享、服务平台统一管理,实现了高端装备制造业联动发展;对姜山湿地进行市场化运作、保护性开发,投资建设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在湿地北部,建成保驾山一村红色教育观摩学习基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培育了榕昕绿色牧业农场、烧锅庄采摘园、晟仁果蔬等6个青岛市“田园式休闲旅游”示范区。
以镇村建设为重心
向“小城市”跨越发展
随着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当前姜山镇逐渐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如何顺势实现向小城市的华丽转身?为此,姜山镇对姜山新城发展准确定位,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集中改造镇驻地、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下大力气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向“小城市”跨越发展。如今的姜山镇驻地中心大街上,两侧建筑均是统一牌匾门头、统一门窗建筑、统一建筑墙面、统一绿化亮化,胶东风情特色鲜明,人们置身其中越发能感受到整齐划一的小城市建设新格局。
“以前下完大雨,路都没法走。现在路修好了,出门再也不用看‘天’了。”谈起村庄道路的变化,姜山镇绕岭村村民李德胜感慨万千。2016年以来,姜山镇对北部绕岭大街和金领工业区3条道路进行返修改建,解决了老绕岭区域10多年行路难问题。而这只是姜山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其中的一项举措,五年来,围绕汽车产业园、镇驻地、工业区等开展基础设施大配套,涉及道路37条,姜山新城道路主体大框架正在迅速形成。
此外,教育医疗等条件也是体现城市功能的重要方面。去年以来,姜山镇新建了3.5万平方米特色教育新区,在新城核心区建设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莱西校区;计划投资2亿元在新城核心区规划建设三甲标准的综合医院;全镇划分12个农村新型社区,并配套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文体活动室等10多项活动场所;新建招商中心和高管公寓……
发展红利普惠共享
百姓民生福祉再提升
日前,伴随着雨后清新的空气,记者来到了位于姜山镇的姜山三村,这里没有雨后的泥泞,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在村头聊天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样一首打油诗:“白天村里景色美,夜晚走路不怕摔,生活越来越美好,谁不说三村建设好。”从这首打油诗中不难看出,近年来姜山三村基础建设方方面面的变迁都惠及着民生。村民都不由感叹:我们村里的变化一天胜过一天,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姜山三村是姜山镇实行发展红利普惠共享、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姜山镇始终坚持以民生福祉为根本,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目前全镇825户、1212名贫困人员全部实现了脱贫;全镇3处镇级养老院完善了配套,在全市率先成立姜山镇企业协会、姜山镇慈善协会,搭建了更便捷高效的救助扶持机制;全镇10所中小学492间学校危房全部拆除,教育设施配套逐步完善;硬化大街小巷568条,新安装路灯1059盏,46个村6464户完成厕所改建,新建40多个健身娱乐小广场,绿化街道280多条,“美丽乡村”建设使全镇百姓的幸福指数再次刷新。
(徐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