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一个家庭八年如一日献身青少年教育?其背后有哪些故事?12月15日,记者走进“首届全国文明家庭”昌德松老人的家里。
“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与习近平主席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我感觉一辈子也不会忘。”“当总书记讲到,他的母亲是如何教育他精忠报国、孝敬父母时,我特别感动,感觉他距离我们很近,很亲切……”
回想起12日在北京被表彰的一幕,代替老伴昌德松去北京领奖的张英至今仍然十分激动,“主席的话对我们是一种激励和鼓励,我觉得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下一步我和老伴会尽力把文化胡同和社区书屋办得更好,继续发光发热。”
打算开辟第三条文化胡同
走进水集街道永兴街社区,百米长的文化胡同里全是昌德松老人的作品:总书记系列讲话、八项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讲中国梦、少年法律知识、英雄模范人物事迹、荷花翠鸟图、雄鹰展翅欲飞图等,铺满了两面墙壁。在与昌德松老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老人从1954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在院上镇中学教授语文和美术,直到1993年才退休。退休后,老人经常受邀给周边学校、社区写教育标语,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正式办起了文化胡同。当时我国正举办奥运会,昌德松自掏腰包买来石灰和涂料,将门口长120米的小胡同粉刷一新,并亲手在墙上描绘奥运知识,当时被称为“奥运胡同”。后来,昌德松隔三差五就对胡同墙上的内容进行更新,如今,这条文化胡同已经成了我市一道美丽的风景。
“去年文化胡同又往西拓展了100多米,有了条西文化胡同,这是我当年的一个学生任美玉帮忙建起来的,她也是退休工人了。”昌德松说,由于个人精力有限,他早年的学生、周围学校的老师都会经常来帮他更新文化胡同宣传内容。明年,他还打算开辟第三条文化胡同,重点宣传六中全会精神、青少年法律知识及迎接十九大等内容。
18平方米书屋藏书4000册
昌德松老人居住的是一楼带小院的老房子,临巷的一间平房,就是他在家里办的社区书屋,书屋面积18平方米,四周靠墙摆放的书架就占了约三分之一地方,书架上摆满了图书,按照类别,老人分别用红纸条标注现代文学、历史、综合等标签,方便孩子们取阅。一旁的小桌上,满满两大铁盒里装的都是来此借书的孩子们的借书证。“社区书屋是2010年办起来的,有我自己买的,还有很多是别人捐过来的,有各种图书4000多册,平时放了学或者到周末,来借书看书的孩子非常多,家里就热闹了。”老人说。
对于因病行动不便的老人,84岁的昌德松都会坚持送书上门,用他的话说,一来是为了让老人们能读上书,二来是通过书这个纽带,借着送书上门聊聊天、拉拉家常,大家就都熟悉了。为了方便社区居民阅读,昌德松还特意在小区设立了一个“流动报刊图书服务站”。这里的图书和报刊,每天都会更新,小区居民可随手借阅,无需打招呼,而大家看完后都会主动送回原处。
“家人支持是我办下去的动力”
“家人的支持和大伙儿的需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自创办文化胡同和社区书屋以来,家庭成员的大力支持是昌德松做好宣传工作的保证。他的老伴儿张英,一直在为他的文化胡同和书屋忙里忙外,没有一句怨言。一起打理书屋,帮助借书和归纳书;在粉刷文化墙时,把稳凳子,递笔、递颜料;冬天冷,昌德松写字时间长了,手臂就抽筋、发麻,老伴儿就用电吹风给他的胳膊吹吹热风,用手揉揉。女儿和儿子也全力支持他的公益宣传。工作之余,女儿就会帮忙在网上选材料、搬送宣传板,校对漏字、错字,印刷宣传材料;在青岛教学的儿子一回老家就扎进书屋里,帮助老人把图书按要求分类、贴标签等;北京奥运会期间,外孙女带领一队同学,沿街宣传北京奥运会……
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孩子们也深受熏陶:在实验中学教书的女儿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曾获“莱西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孝星”等称号;在青岛教学的儿子业余爱好书法,是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舒同书法研究会会员;孙女一直成绩优异,2014年去摩洛哥公司任法语翻译,2015年被派往阿尔及利亚任法语翻译;外孙女学习刻苦,全面发展,曾获“莱西市优秀班干部”、“才艺之星”、“青岛市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
(侯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