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花生蔓壳,经过加工后,变成动物颗粒饲料及颗粒燃料,既带动农民增收,又促进了农业废料综合循环利用。
“过去一把火,现在一把钱!”姜山镇黄汶头村村民耿守君感叹秸秆变成了“香饽饽”:过去,农民视秸秆为垃圾,请农机手到田里收割,秸秆白送人家不说,每亩还得交作业费。有的农民嫌处理成本高,常常就地烧掉。现在,农民坐在家里就有机手上门买秸秆,秸秆身价倍增。
秸秆变饲料让牛羊吃上“营养餐”
夏格庄镇是我市的农业重镇,年玉米种植面积6万亩,花生3万亩,周边镇村是粮食主产区,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同时,我市也是畜牧业大市,2016年全市奶牛存栏8.78万头,肉牛存栏1.83万头,肉羊存栏5.32万头,畜牧粗饲料需求量很大。由于没有规模型、专业化的动物粗饲料加工企业,一边是大量的秸秆找不到销路、得不到利用。另一边是当地的奶牛、肉食羊养殖户要花高价钱到外地购买饲料,增加了养殖成本。这愁人的秸秆怎么处理?夏格庄供销社通过到多地考察、论证,引进先进的粗饲料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建设而成了——青岛大谷饲料有限公司。职工到田间地头收购农民的玉米秸秆、花生蔓、壳等原料,加工成牲畜食用的颗粒饲料,既减少运输成本、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又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在市供销社饲料加工出口领域实现了“0到1”的突破。据悉,青岛大谷饲料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2万吨,产品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和中国内地养殖业大省,赢得了客户的好评,销售规模逐年攀升,2016年1-11月销售总量较2015年同比增长20%。
“公司生产的动物颗粒饲料畅销不衰,主要由于高温熟化颗粒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较生饲料高出15%-20%,其中玉米秸秆生饲料含粗蛋白6.5%左右,经高温熟化后可达到8%左右,花生蔓生饲料含粗蛋白11%左右,经高温熟化后可达到13%左右;经过高温杀菌后,农作物秸秆中的黄曲霉素、禽流感菌和大肠杆菌等全部被灭菌杀死,降低了牲畜发病率和用药成本,提高了肉、奶等畜牧产品质量。”夏格庄供销社主任耿以鹏为记者介绍。高温熟化的颗粒饲料带有一种“糊香味”,牲畜适口性好,采食率高,吸收转化率提升明显,养殖户的饲养成本普遍降低。耿以鹏为记者举例,如给羊饲喂生饲料,每天需要4斤料,一天可育肥4.5两左右,一般280天出栏,而饲喂高温熟化的颗粒饲料,每天需要3斤料,一天可育肥5.5两左右,一般250天即可出栏,由此计算,养殖户仅在饲料上每只羊可增加收入70-80元左右。
柴草堆变身“压缩煤”环保又增收
“秸秆浑身都是宝,不仅可以变成肥料,玉米秸秆、花生蔓壳等质地较硬的‘原材料’还可以变成燃料。”耿以鹏带领记者来到另一个车间,记者注意到,车间门外放着的玉米秸秆、花生蔓壳“原材料”,被送进粉碎机,经过粉碎后加压、增密成型,变废为宝为“秸秆煤炭”。“我们生产的这种燃料,燃烧后烟尘浓度和二氧化硫浓度均比用煤炭时减少很多,而且与煤相比,这种燃料更易燃,升温更快。”耿以鹏说,这种“秸秆煤炭”具有比重大、热值高、燃烧好、成本低、方便卫生等优点,便于储运,可替代传统燃料广泛用于生活炉灶、取暖炉、热水锅炉、烘干炉、工业锅炉、供炊事取暖,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清洁、可再生的燃料。
“我们的体会是,秸秆利用,首先要让农民有钱可赚,让农民舍不得烧掉秸秆。企业在技术上挖潜,时间长了,收益会慢慢显现。”耿以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玉米可出350公斤秸秆,1公斤秸秆收购价0.36元,每亩玉米秸秆可以增收126元左右;1亩花生可出秸秆300公斤,1公斤秸秆收购价0.40元,每亩花生秸秆可以增收120元左右。“就拿我们的‘共建村’——夏格庄镇岭南头村来说,该村共有210户村民,每年花生种植面积在1100亩左右,玉米种植面积1200亩左右,通过秸秆回收加工,全村年实现增收20多万元,户均增收900元左右;每到秸秆收购季节,公司每收购1吨秸秆向村集体支付40元,村集体由此每年增收3万元左右。”夏格庄供销社以青岛大谷饲料有限公司为依托,与夏格庄镇程家庄、岭南头和张家疃等5个村建立起“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合作关系,其中共建项目主要放在秸秆回收加工上。通过与“村两委”的联合,供销社到田间地头收购村民的玉米、花生和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实现了农民和村集体增收、供销社增效的良好效果。
(高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