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农村,本不是作物繁茂的季节。土地休耕,农人闲散。然而在河头店镇姜格庄村顺仪丰家庭农场,却是另一番景象:三五成群的工人们正忙着疏花疏果。“我们基地的草莓全部是引进日本新品种和最新管理技术,现已成熟上市,将销往北京、青岛、烟台等大型超市。”农场主王言仪告诉记者。
改变,不仅仅发生在家庭农场身上。近年来,我市坚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菜农在家中轻按遥控器,就能给蔬菜浇水、让大棚卷帘;敲击键盘,可以实现自家蔬菜销售配送……在店埠镇智能管理的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这里蔬菜的浇水、控温等,全部由智能电脑系统通过物联网控制,管理员根据每个馆种植植物的不同要求,在系统中设置温度、湿度、营养液比例等,通过传感器、智能终端设备为植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该镇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已应用水肥一体化物联网自动控制技术,该技术借助压力浇灌系统,可将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浇灌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并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供给,从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挥发和流失。
店埠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践行的“智慧农业、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现代农业发展路线,是我市传统农业升级转型的缩影。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全市培育了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200家,培育百亩以上种粮大户72个、专业化服务组织26家。带动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44万亩,占全市土地承包总面积的42%。全市累计投资4.3亿元,建设农田水利工程2140项,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先后投资3.5亿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2个,建设高标准农田26.8万亩,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3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25万亩。我市按照“南菜北果”的总体布局,在全市重点规划建设了22万亩粮食高产功能区、20万亩高效蔬菜生产功能区和5万亩甜瓜种植区三大特色农业生产功能区。
健全追溯体系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市级成立了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镇级检测室12处,建设68家村级农产品检测室,年抽检各类农产品10万批次以上,其中定量检测1000批次以上,2015年以来,山东省农业厅和青岛市农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8.6%。先后制定发布了28项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并统一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成了技术手册,印制了12万份,发放至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种植户手中。全市共获得种植业“三品一标” 农产品认证83个,荣获青岛市以上农产品品牌18个。实行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将76家生产基地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市1030家规范化农资经营店全部纳入追溯平台,全域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三产融合发展
延伸产业链条助推农业现代化
产业融合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我市围绕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按照“提升一批、扩建一批、新建一批”的园区建设思路,投资23.8亿元,在全市培育建设了87个示范带动力强、产业优势和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领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在全市共培育青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7家、青岛市级40家,培育形成了牛奶加工、肉鸡加工、猪肉加工、花生加工、蔬菜加工和果品加工六大农业产业链条,将全市80%以上的农户纳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全市共打造省级精品采摘园27处,“休闲田园游”示范点40处,其中沽河休闲农业示范园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1-10月份,全市实现旅游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22%,我市被评为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高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