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收文室里,文书小姜正忙着用“智慧开发区”移动办公系统传阅文件,只见他将市里下发的一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督查通报拍成手机照片,轻轻一点,便通过“智慧开发区”移动办公系统传给了正在外地开会的相关负责人,仅花了几分钟,该负责人便将通报阅完,并当即进行了反馈。
“智慧开发区”移动办公系统是今年三月份以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运用“互联网+政务”的理念,打造的“指尖上的办公室”。如今,经济开发区共有200多名机关干部和农村干部通过该系统办公,截至目前,共收发办结文件1100多件,不仅大大提高了干部的工作热情,而且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提档增速。
“无纸化办公”阅办文件省时省力
“以前,文书要把其他单位传来的文件一一打印出来,呈给办公室主任批阅,然后再打印出好几份,分别呈给不同的领导共同阅办。一个工作日下来,光打印文件就至少要耗用一包纸,如果碰上领导外出开会等情况,事情就会耽搁下来。”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小张告诉记者,“现在,这些问题都被‘智慧开发区’移动办公系统给解决了。”
文书可以作为发起人将外单位发送的电子公文转递给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开发区”办公系统随时随地批阅文件,直接将文件转递给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收到来文提醒后,打开系统阅读文件内容,并提出阅办要求,转递到承办人那里。承办人按照办理时限及时将承办结果反馈到系统。整个文件阅处过程,发起人都可以在后台得到反馈,实时关注文件处理进展,督促办理效率,而且也有效地避免了文件丢失、误传、延误等问题的发生。“原来完成一份文件的阅办可能得一天时间,现在多则一小时,少则十几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小张告诉记者。
“移动办公”把干部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
在经济开发区焦格庄村,养殖户史大妈的养殖场遇到了新难题:养殖场前面的平塘因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以前遇到类似的问题,史大妈要跑很多腿才能找到具体部门反映,现在好了,管区干部赵振德就住在村里,她直接把干部请到了家门口。赵振德在详细了解平塘的情况后,编辑成文字并拍摄照片,利用“智慧开发区”移动办公系统直接发给了开发区水利站负责人,该负责人接到消息后,以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帮助解决了问题。
在经济开发区,像赵振德这样驻守在村庄工作的管区干部有30多名。而让干部下沉到村(居)工作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呢?赵振德介绍说,这都是因为有了“智慧开发区”移动办公系统,可以随时随地阅(办)文件。“以前,管区干部们都是在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每天是村庄管委会两头跑,除去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一天真正在村庄也就几个小时,办事效率很低。自从有了移动办公系统,即使身在村里,也可以及时掌握单位工作要求,同时还可以把村庄动态及时反馈回来。”赵振德告诉记者。
为了让干部下沉到村(居)工作,今年夏季,经济开发区为管区干部们在村里整修了办公室,并配齐了办公设施。5月份以来,七个管区、五个社区的60多名干部常驻在村庄、社区办公,建立起了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群众有什么诉求可直接把干部请到家门口反映,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问题也化解在萌芽中。”赵振德告诉记者。
“智能化办公”促进工作提档增速
面对全新的“智能化办公”方式,干部们充分认识到工作潜在的便利条件,主动创新工作方法,起到很好的效果。长春住电线束等4个汽车配件项目因计划下半年开工,面临着280多亩的清障任务,涉及7个村庄,3个管区,近200户村民。开发区3个管区的干部们利用全天候时间入户做群众工作,并将进展情况及时通过移动办公系统进行反馈,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70%的清障任务。
“指尖上的办公室”是经济开发区创新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的有益尝试。下一步,开发区将进一步挖掘“智慧开发区”移动办公系统潜能,建立管委会与群众互动的办公系统,真正实现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以后,群众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APP联系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实时关注意见的办结程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侯义凤 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