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更难以实现先行示范。作为国家医改的试点城市,深圳医改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下阶段将如何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23家市属公立医院和50家区属公立医院“一分为二”。即市属公立医院牵头建区域医疗中心,“主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区属公立医院建基层医疗集团,“主攻”占比高达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到2025年,深圳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23家基层医疗集团,一个“顶天”,一个“立地”,互相配合,共同组成全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区域医疗中心定位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疑难复杂病例会诊中心、重大专病防治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中心,通过由市属医院牵头的医院或医院集群的形式运行,目标是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水平、推动医教研防协同发展、辐射带动责任区域内整体医学水平,要为大病不出深圳“兜底”。深圳将在每个区布局一个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全市共建11个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1个中医类区域医疗中心;此外,组建11个专科类区域医疗中心,包括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等专科类别。
基层医疗集团是区域性居民健康“守门人”,强基层、促健康,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实现急病就近救治,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由区属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代表该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牵头,联合其他若干家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共同组成紧密型医疗联合体,集团化运作。按行政区布局,每个区至少1家基层医疗集团,较大的行政区,可设置若干家。
为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在政策支撑上,深圳市将通过综合改革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机制,促进整个医疗服务体系追求有质量的效率提升、成本控制,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费用的合理控制。
在财政补助上,将实行“以事定费”,根据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提供的,符合功能定位、职责任务的工作量、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核算财政补助。逐步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补助,提高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门诊补助标准。探索按疾病诊断分组方式核定住院基本医疗服务补助。
在医疗价格上,在基层医疗集团全部推进医院的全科门诊与专科门诊分离,将全科门诊纳入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探索医院全科门诊“打包”收费改革。在区域医疗中心全面组建专科诊疗中心,推行专科门诊一站式服务、团队诊疗。
在人事薪酬改革上,人事管理:实行公立医院员额管理制,淡化身份差别,实行岗位管理、全员聘用,固定用人、项目合作用人等多种用人方式;绩效考核:围绕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和重点引导方向,实行“医教研”相结合的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内部分配:强化五个导向——岗位管理(兼顾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长期激励(正向激励的薪酬增长机制);同岗同薪同待遇;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强基层建高地。此外,还将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