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招远市辛庄镇东良村,楼房、四合院整洁清新;3家合资企业、8家民营企业热火朝天;村内的歌剧院、人民大讲堂人头攒动,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东良村,一个拥有3300口人的大村。该村在农业和工业上“升级改造”后,开辟了村庄发展的新路子。
一亩地年收入从20元到15000元
1974年,年仅28岁的刘世武上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我们村耕地大多是沙滩地,地势低洼。”刘世武介绍,那时候,村里大多数村民以种植花生为主,好的年份每亩地一年才有20元左右的收入。一旦遇上雨水多的年景,就会造成绝产。
刘世武经过多地考察学习后,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将花生改种苹果。“当时,村民顾虑很多。”刘世武说,好在,一部分村民勉强同意了,第一批栽种了1000亩苹果树。
1978年,第一批苹果树见效益,每斤苹果卖到2元左右。到了盛果期每亩纯收益达到15000元左右。“较之前每亩20元的收益,15000元的年利润对村民来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一个数字。”刘世武说,到1984年,3000亩土地全部种上苹果树。
村集体年收入从0元到600万元
“之前我们村有一个小型的合线厂,主要生产渔网线,当时我就想借助这个平台,将该厂进行升级改造。”刘世武介绍,村里1984年投资引进10台机械,从此该合线厂从手工变到机械生产,大大提高了产量,销路也随之拓宽了。到了1988年,该合线厂又投资100多万元引进最先进的纺织机械,解决该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就业。到1991年,该厂年产量达到了1000吨,人均年工资达到6000元。
发展合线厂同时,刘世武又带领村民办起了食品加工厂,生产的乳皮花生成为“省优”“部优”产品。1989年开始,东良村分别与韩国客商、香港佳丽公司客商达成协议,兴办起3个合资企业,8个民营企业,形成了以食品加工、通讯器材、造纸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村集体年收入达到600万元。
近年来,招远市提出了以“金、泉、山、海”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刘世武瞄准这一时机,积极引进外资,开发利用2000多亩沿海滩涂资源。力争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5000元。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