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他确实喜欢诗词的韵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考验自己的记忆力。我作为听众听他背诵,心情也是非常愉悦的。总体上看,他对诗词比较偏爱慷慨激昂、豪放自信的。当然,像李白那种飘逸浪漫型的,他也很喜欢,李白那首《将进酒》我就听他背诵了多遍。
这些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让年轻的近平更加深入地认识了我们这个国家,领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变迁。这些作品给他带来强大的正能量,培养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以说,近平后来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建立在他对祖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之上的。今天,近平讲话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他影响之深。
近平读过的外国名著也非常多。近几年他在访问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时,都曾提到过他所读过的这些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他所列举的,都是他认真读过的作品。我印象中,巴尔扎克和莫泊桑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他都很喜欢读。他来农村时带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个大部头著作四卷本,我们几个分开看。你看第一本,我看第二本,有时候进度不一样,接不上了,我们就互相询问,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当然也有一边干活一边谈论小说情节的时候。《九三年》也是近平很喜欢的一本书,他经常和我们讨论法国大革命狂飙时期激烈残酷的阶级斗争。《战争与和平》《一九一八》《悲惨世界》等,都是近平非常喜欢的人文色彩很浓的名著。通过阅读这些外国名著,近平的思维和视野得以开阔,心灵得到滋养。
在“文革”中,因为文化思想方面条条框框太多,书籍匮乏,每个人的心灵都像荒漠。后来随着政治形势变化,逐步有一些宽松,某些被主流“认可”的作品,如《鲁迅全集》等都可以出版销售了,但毕竟还是有限制的。近平仔细认真地读了《鲁迅全集》收录的几乎全部杂文。记得他曾给我介绍鲁迅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是“租界”两字各去掉半边,鲁迅当时住在租界地旁边,就称自己的住所是“半殖民地”的地方。我还清晰记得,近平有一次谈起鲁迅与胡适、陈西滢“现代评论派”论战中,徐志摩发出“带住,让我们对混斗的双方猛喝一声,带住!”妙论时的声情并茂。
采访组:习近平在一些场合提到过他读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的情况。这些著作,对于他形成军事知识,了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请你们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雷平生:确实,近平读过不少有关军事和国际政治的著作。这里需要作一点说明。我们下乡时,都带了一些书,其中近平带了不少包括政治、哲学、文学、历史方面的书。由于家庭背景的缘故,我带的书主要偏重历史和军事方面,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军总参谋部翻印出版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书籍。这套书籍的翻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为了拓展我军高级指挥人员的视野而委托总参组织翻译出版。这套书包括《罗斯福见闻秘录》《隆美尔战时文件》《太平洋战争:岛屿战争》等。带到延川农村的书中,还包括当时能得到的国外军事名家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战争论》等,还有中国的军事论著,包括《中国古代军事理论选集》《三十六计》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