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2017-11-29 10:43:10    来源:    编辑:
  1973年,习近平来到赵家河驻队,得知随娃八年前被“免职”的事,就决定去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重新当生产队长。习近平第一天去找他谈,没有说通。第二天习近平又去找他谈,随娃还是摇脑袋。第三天,习近平又把随娃叫到他办公的窑洞,整整谈了一个通宵。他反复对随娃讲:“为了多打粮食,是对的,但开荒增产的办法,就违反了政策。因为免职赌气,哪里还像个男子汉!”
  习近平的耐心与真诚感动了随娃,他终于愉快地说:“能成!我同意再当一回生产队长。”
  当时,村里有人开玩笑说:“习近平这后生的火真旺,要不怎能煮熟随娃这颗‘牛筋圪蛋’(陕北方言。牛头,很难煮熟。这里是顽固不化的意思)!”
  随娃当了生产队长,队上的面貌立竿见影发生了变化。前不久,我去赵家河还拜访了随娃。他现在住的窑洞,还是四十多年前习近平住过的那个老窑洞,也就是与他通宵谈话的那个窑洞。
  陶海粟和我既是县革委会政工组的同事,又是交往三四十年的朋友。2013年,我曾陪他重访赵家河。我们聊起当年习近平在赵家河工作的往事。他说,有一回他到赵家河去,见习近平正在翻修一个旧厕所。
  陶海粟说:“近平,这个活儿你干不了。”习近平说:“这个厕所年久失修,总得有人修!”在陕北,许多农村的厕所不分男女,合用一个厕所。上厕所的人在里面,听见外面有人来了,就咳嗽一声,来的人知道里面有人,就避开了,很不方便,常常使人遭遇难言的尴尬。习近平不仅把这个“年久失修”的厕所翻修一新,而且把它建成了赵家河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
  当年,习近平搞路线教育时住过的窑洞现在成了随娃的家,只是土窑的墙壁被随娃用白灰重新粉刷,后窑掌那根顶梁柱被随娃拆掉了,用柳椽箍条所取代,并增添了冰箱和彩电。习近平和群众一起修筑的大土坝,已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我亲眼看见坝里的玉米长势喜人。他们栽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村民们在林前立了一块“知青林”的青石碑。遗憾的是那个“男女分开的厕所”,在拓宽公路时被推土机铲掉了。
  习近平搞路线教育工作的业绩受到赵家河村群众的称赞和公社的认可。路线教育结束时,冯家坪公社党委书记赵廷璧要留他在赵家河大队当支书。
  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光星说:“你们想得美,我们的人才怎么能给你!”社教一结束,文安驿公社党委就决定习近平担任梁家河村的大队支书。
  陕北黄土高原,为习近平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对他而言,这既是新的考验,又是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新机遇……
  采访组:习近平在插队期间一边劳动,一边拼命读书。请您讲讲,他是怎样读书的?都读了哪些书?
  曹谷溪:这个问题问得好。习近平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酷爱读书。
  在我多年、多地、多人的采访中了解到,习近平几乎视读书如吃饭、饮水一样必不可少,是同样重要的生活内容。干农活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田间地头休息,男人们或聚在一起抽旱烟,或去山洼里砍柴禾、拔猪草。女人们抽空儿纳鞋底、做针线。习近平总是利用这些零碎时间埋头读书。他在山上放羊,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就坐在地畔上读书。每天晚上,他都要在煤油灯下,读书到深夜……
据我了解,当时在知青中,读书最多的就是他。每次他到延川县城来,我见到他总是背着鼓鼓囊囊的一挎包书。他随时随地都在想尽办法找书、看书。他的读书面非常广,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哲学的、文学的、自然科学的……尤其是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他涉猎的更多。
  我有一个大学毕业回乡当了大队支书的朋友,叫鲁北江。他说:“1975年5月,我参加了延川县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看见习近平的挎包里装着许多书,想借一本。他不假思索地给我从书包里抽出一本,是沈括的《梦溪笔谈》。”
  听说,他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
  更令我惊奇的是,他不仅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连我和路遥等文学青年创办的《山花》文学报,也列入了他的阅读范围。
        我非常赞赏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仅次于选择益友的,就是选择好书!”
  通过对习近平在延安七年经历的采访和调查研究,观察他的成长历程,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成功,是成功者主体的成功。但没有成功的机遇或者成功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成功依然是一句空话。然而,机遇不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它只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提供。”(待续)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