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开始运行。与以往动车组相比,“复兴号”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大量核心材料的国产化。其中,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特高压过桥线电缆的耐磨护板“增强聚四氟乙烯板”,是用东岳集团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做成的。这种材料具有耐磨、阻燃、抗老化等特性,专门用于替代以前以橡胶为主材料的耐磨板。这种替代只是东岳“两个替代”的一个例证而已。
两个替代——
争夺国际市场话语权
近年来,东岳集团围绕“两个替代”进行科技研发,即用高端氟硅新材料替代传统材料,用国产高端材料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一直以来,因为国外技术垄断,国内企业只能做行业的中低端配套,为国外企业提供原材料。由于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被人“卡脖子”是国内企业经常面临的难言之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深有感触地说:“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自主创新产品,就无法与国外产品形成有效竞争。”
东岳集团坚持科技智能为核心,创新驱动发展,这与省委、省政府今年提出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不谋而合。过去两年,东岳燃料电池膜、氯碱离子膜均取得重大突破,氯碱膜历经十多年连续攻关,新一代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6年11月,东岳与奔驰、福特联合开发的量产氢燃料电池膜通过了最后一轮测试,使用寿命超6000个小时。
据了解,目前东岳开发的高端替代产品89个,已全部推向国际市场。这些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后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在提高盈利水平的同时,也帮助用户提高了产品技术性能和档次。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说:“要让客户分享东岳的科技成果,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服务。”
智能制造——
掀起一场管理革命
突破传统管理方法,开启盈利和品牌运营新模式,是东岳集团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学习台塑、对标台塑是东岳近几年的工作主线。2016年,东岳集团作为行业唯一企业被确定为中国智能制造63个试点示范企业。集团副总裁李玉文表示,东岳集团入选试点示范企业是学台塑落地取得的重要成果,智能化、信息化将成为东岳集团与科技并重的新名片。
东岳通过对标台塑、宝钢、华为、杜邦等世界著名企业,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管理方法、人力资源、安全环保特别是智能信息化方面掀起了一场管理革命。
对标先进企业,东岳集团实现部门整合、精简,大幅度撤并车间、工段、岗位,集中采购,保运分离,建立起了适合智能信息化的组织架构。围绕“智慧车间”建设,实施装置自动化投资项目137个,管控信息化和装置自动化从65%提高到96%。年度整体运营成本降低7.8%,生产效率提高24.1%,能源利用率提升3.4%。
据介绍,今年东岳还将持续建设12条智能化生产线,有力推进智能化、信息化资源整合,全面迈向“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