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慧
实施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着力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米”关键一招。水集街道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村制宜,逐村制定硬化方案,实行“一村一策”,同时与村庄绿化、排水等基础设施有效衔接,确保建成群众满意工程。
产芝村东临大沽河,北靠莱西湖,植被丰茂,风景秀丽。全村共有427户1300人,村庄古老悠久,古屋、古井、古树,形成了别具风味的古村落。自今年5月“户户通”工程实施以来,产芝村立足依河傍湖的生态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村庄环境优美,村民出行方便为目标,注重与旅游、特色产业相结合,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既突出特色,又保留了乡村原有文脉,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米”。截至目前,“户户通”工程硬化主干道15000平方米,巷道 7341平方米,配套铺设排水沟2981米。
实施“户户通”过程中,产芝村注重就地取材,搬石垒墙,采用来自石材公司的废弃石料和本村周边的天然石块进行铺装,既解决了原材料短缺、价格过高的难题,又解决了建筑垃圾无处堆放问题。每条巷道都采用不同颜色、不同风格的石材进行铺装,并同时建设排水沟和绿化带,采用不同种类的观赏植物进行绿化,“一巷一景”,实现了硬化与绿化共存。
中庄扶村地处仙足山脚下,山上自产火岩石,村里“户户通”开工后,就地取材,用火岩石铺设巷道。村内主干道则全部铺设沥青,既有现代大都市的马路风格,又有古代街巷古朴风貌。“户户通”工程全部采用“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监理”的规范管理模式,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指导,建立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从施工组织、材料采购、质量监督、物料使用等方面严格把关。注重发挥村级组织和村民的监督作用,各村居建立工程质量监督员制度,公开选拔、公开公示,切实对道路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监督,让群众“雪亮的眼睛”严把质量关。
道路通了,环境美了,群众乐了。“户户通”工程让家家户户门口干净整洁,大雨过后,村民三五成群在家门口纳凉聊天。“原来一下雨,胡同里满是泥水,泥里来泥里去,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更是只能待在家里等晴天。现在好了,农村道路‘户户通’直接将路修到家门口,住在胡同里也可以和临街的住户一样,出门再也不用踩泥了。”产芝村村民王世安高兴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