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防溺水“六不”与“一会”
“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和教师的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一会”:学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助、报警方法。
溺水:无反应无呼吸,马上做心肺复苏
当孩子发生意外时,家长要迅速判断伤害的程度,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急救,在转送医院时不要造成二次伤害。
首先,立即让孩子离开水面,清除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接着,解开孩子衣扣、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检查反应和呼吸,如果无反应、有呼吸,将其头偏向一侧,就地平躺。如果呼吸微弱,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如孩子呼吸、反应皆无,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施救前要先拍拍孩子的脚底,如果没有反应,要马上快速按压心脏。”专家提醒,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胸骨中线,新生儿为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每分钟至少要按100次,按压婴儿时可用单手数根手指或双手环抱其胸部,用拇指同时按压,婴儿的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儿童为5厘米,要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有人担心用力过大会把肋骨按断。但就算发生这种情况,也好过用力太小,心脏不能复跳导致孩子死亡!”专家呼吁家长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班,提高准“实战经验”。
儿童溺水的急救护理
溺水是小儿夏季常见的意外伤害,冬季也可发生,机会相对较少。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大量的水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堵塞,使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体内缺氧,而引起窒息。另一种是因为入水后,水刺激导致喉头痉挛或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如抢救不及时,最终都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所以一旦发现小儿溺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处理。
首先倾倒呼吸道积水,应将小儿俯卧救护人员肩上,头向下垂,使水自然流出,大孩子可取头低脚高,俯卧在救护人员腿上控水;也可放在斜坡地面上倒立控水,然后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杂草污泥,其目的是恢复呼吸道通畅。
其次是促进呼吸,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即用口对准小儿口吹气,为防止漏气须捏住鼻子,使小儿的胸廓扩张,然后松开手,使肺里的气体自然呼出。如此反复多次,每分钟大约做20次左右。也可做胸部的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跨溺水儿臀部两侧,双手平放其两乳房下部,向下向前推压,当救护人员的肩膀与溺水儿的肩膀成一直线时,造成呼气,然后停止用力,恢复原位放松,造成吸气。
如果溺水儿心跳、呼吸均已停止,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将左手掌的跟部放在胸骨下1/3处,右手交叉重叠在左手背上,肘部伸直,以上身重力,有节律地向脊柱垂直按压。
心脏按摩每分钟80-100次。直到恢复心跳、呼吸后送医院继续抢救治疗。
掌握心肺复苏技巧
一、检查与呼救
1.轻拍其肩膀,并大声呼喊伤者姓名或询问伤者状况。
2. 如伤者已丧失意识,应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注意。
3. 此时,应立刻要求周围救援者或他人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胸外按压
第一步:将伤者仰卧于坚实的平面上,将右手食指与中指沿着肋骨边缘滑至胸骨下端的剑突位置;
第二步:将左手掌根部贴紧右手食指,定位按压位置;
第三步:将右手掌根部放于左手的手背上方,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下方的手指翘起,不能触及胸壁;
第四步:按压时,身体前倾,手臂伸直,双臂与胸骨水平垂直,用上身的力量将患者胸骨用力向下按压。
三、开放气道
1.将伤者姿势摆正为仰卧位置,救援者应位于伤者右侧,以方便施救;
2.救援者将左手掌根轻压于伤者额头,并用右手食指与中指将伤者的下巴轻轻抬起;
3.此时,查看伤者是否还有呼吸或呼吸是否顺畅。
四、人工呼吸
1.气道打开后,用左手捏住伤者鼻子;
2.同时右手依然保持抬下巴动作;
3.救援者深吸一口气,并将嘴包住伤者口部,吹入气体(约500-600毫升);
4.连续吹气两口后,放开捏鼻的手。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除江、河、湖、海、溪边之外,水池、排污渠、窨井、采石坑(洞)、粪坑、蓄水池、鱼塘(池塘、虾池)等都可能因学生玩耍或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
(2)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