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庄镇宝波家庭农场葡萄喜获丰收。
姜山镇烧锅庄自然村通过残垣断壁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编者按:为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市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化拓展“莱西经验”,通过推进“三资”融合,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新增长点,有效促进了新村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扎实做好村庄建制优化后半篇文章,通过推进“三资”融合,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新增长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全市111个新村中有35个新村完成了“三资”融合,新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
谋定而动
下好改革“先手棋”
针对村级组织优化调整后,并村不并账、三资管理碎片化的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自上而下推动“三资”融合,让村民真正实现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动认同,汇聚起融合发展的整体合力。
一是三级联动,高效推进。把“三资”融合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市镇村三级党委书记亲自抓、亲自推、亲自协调。市级成立新村集体资产融合试点工作专班,负责融合工作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督导验收;各镇街成立新村集体资产融合试点工作推进小组,负责融合工作具体落实、总结提升,同时组建由经统审中心牵头、各新村下辖原自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会成员、经管员、党员及社员代表组成的村级“三资”融合工作专班,负责新村集体资产融合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二是因村制宜,多元融合。工作专班深入镇村搞好调查研究,根据每个新村所辖自然村的“三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村庄集体资产总量、人均集体净资产拥有量以及资产的形成过程和资源性资产存量等因素,逐一分析研判,充分有效论证,探索出直接合并融合(一次性完全融合)、折股量化融合和存量挂账融合三种融合模式,并形成新村特有的收益分配系数算法,最大程度保护每一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受益权。
三是试点先行,政策激励。坚持市级统筹、整镇推进、全域提升,由镇街根据新村基本情况择优推荐试点新村,市级平衡各镇街情况分批次实施融合工作,力争2026年底所有新村实现资产融合,全部消除收入低于50万元村庄。根据集体资产融合评估验收结果,市财政局对完成两个及以上自然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融合的新村,按人均50元标准奖励新村,由新村统筹使用,专项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化解自然村债务。鼓励镇街制定配套奖励政策,市镇两级平台公司统筹提供项目、资金支持。
集聚要素
释放融合“源动力”
按照“旧账分开,新账统一”的原则,集体资产融合后,以新村为单位整合资金资产资源发展重点产业项目,提高利用效率,促进村庄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整合资金保运转。建设涵盖三资监管、银农直联、产权交易的农经综合管理平台,将148个新村(村改居)全部纳入管理。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以新村为单位进行分配,由新村统筹使用,实行一本账核算,实现了审批过程一键追溯、资金走向全程留痕、操作全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新村正常运转。
二是统筹项目促发展。对各级支持实施的农田水利、农业产业化经营、绿化造林、一事一议等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投向新村,以新村为单位统一规划项目、组织实施,激发新村集体经济持续造血功能。水集街道产芝湖新村统筹5个自然村的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250万元,集中建设了10个阳光玫瑰大棚和50亩遮雨式阳光玫瑰葡萄棚,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
三是整合资源提效益。结合农村残垣断壁整治,部分新村将整治腾出空闲地整体打包,与绿化公司合作建设绿化苗圃,由绿化公司提供苗木,村庄负责种植、管护,收益与绿化公司分成,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还且增加了集体收入。河头店镇东大寨新村党委组织7个自然村拆除残垣断壁32处,腾出土地5120平方米,与绿化公司合作,种植绚丽海棠、日本晚樱、红叶石楠等苗木,将来可以获得30%的收益分成。
分类施策
开启增收“新模式”
依托新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纽带,积极探索多种发展路径,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一是发展合作经济,扩大发展规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专业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全市成立了158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新村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和农民共富。2008年七岌自然村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葡萄产业,因本村土地有限无法扩大种植规模。新村集体资产融合后,七岌新村组织东老庄、西老庄等自然村一起发展葡萄产业,种植规模由800余亩发展到1600余亩,通过规模经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农产品收益。
二是盘活闲置资源,释放发展活力。新村融合后,统一整合盘活闲置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多元开发,活化利用,激发增收活力。水集街道产芝湖新村探索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专业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先后流转了110套闲置房屋、修复60余套农房,相继开发成特色民宿、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体验馆等景点,年可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100余万元。
三是创新共富模式,推动抱团发展。引导新村通过多村联建、强村独资、村企合作等模式组建共富公司,探索出了乡村服务型、乡村建设型、乡村产业型三类发展模式。目前,全市已成立7家村级共富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构建了服务农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了强村富民活力。姜山镇按照“以强带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聚合保驾山与望埠庄两个新村的力量成立了莱西市姜山众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整合土地2300余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了花海景观、“一分田”农事体验园等项目,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