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是山东半岛地区一个古老而延续至今的历史地理名称,它源出于古胶河。元朝时,为方便漕运,构筑起胶州湾至莱州湾的最近水上通道,命名为胶莱河。自此,胶莱河谷地以东地区即是地理概念上的胶东。如今,很多人知道胶东这一概念,但对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胶东区,知之不多;对中共胶东区委、区行政公署,了解甚少。胶东区,作为一块“战略行政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半岛地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老区,是坚强的抗日根据地和全国解放的“战略大后方”。它在轰轰烈烈的胶东革命斗争中,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作出了永载史册的重大贡献,凝结出光照千秋的“胶东红魂”。
马连庄镇红色教育基地
莱西北部山区的“红魂”聚焦地
据《中共胶东地方史》记载,中共胶东区党委于1938年12月成立,区行政机构于1941年2月建立。据考证,1948年春至1949年2月,中共胶东区委、胶东区行政公署曾在今我市北部山区一带,领导胶东解放区军民开展反蒋保田、土地改革、生产救灾、民主建政、教育卫生、工商管理、民政司法、拥军参军、民工支前、军需调运、干部抽调等工作,主要活动在今马连庄镇东北部一带,包括河崖村、窑山屯、洼子、田家、顾家、军寨和水岔、谭格庄(今属莱阳市)等周边村庄。
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在胶东千年大县——莱阳境内,陆续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成立了莱阳(习称莱西)、莱西南与莱东、五龙4个县级民主政权。1950年3月又“四合为二”,建立了莱西、莱阳2个县级人民政权,先后归属莱阳、烟台专区。1983年10月莱西划属青岛市;1991年2月莱西撤县建市。
如今,马连庄镇东北部一带的村庄,北接招远,东靠莱阳,毗邻栖霞,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色基因丰富浓厚。马连庄镇已经建成的河崖红色教育基地,位于镇驻地东北10公里处,近年来,村内建设了胶东红色革命文化展馆,修旧复原了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九大队建军典礼广场、胶东区行署办公地、汪道涵旧居、八路胡同、战时邮局与开丰书店等红色革命旧址。这些在马连庄镇及河崖村周边一带留存的红色印记,是书写“胶东红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军九大队
革命种子播撒在河崖周边村庄
胶东地区革命火种播撒得很早。1925年,今马连庄周边一带的田家村就有向往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田绰永发起成立了“少年同志社”,组织社员开展传播科学文化思想活动,1928年改为“乡村教育联合会”,不久又改名为“乡村教育研究会”。1933年秋,中共莱阳中心县委(胶东特委前身)书记张静源来到河崖村,住在共产党员刘兰芳的菜园屋里,白天隐蔽,晚上工作,组织发动招莱栖边区一带的刘曰宽、刘曰顺、刘坦、顾云生(化名王建明)与“少年同志社”的李厚生、臧商彝、董瑞生、田绰永等人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委派王之凤在招远县道头小学组建了中共招莱边特别支部,下设莱阳、招远两个边区委,由此点燃了招莱栖边区的“星星之火”。
1938年1月,应中共莱阳县委请求,胶东特委特派员宋竹亭与莱阳县委书记吴青光到河崖村周边一带,与庄国瑞、张咨明、刘恒山、王子芳等商讨,以当地“民先武装宣传队”为基础举行武装起义、建立抗日武装的事宜。2月9日,中共领导的莱阳县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7年12月24日在文登天福山誓师成立)第九大队在河崖村举行建军典礼。3月16日至17日,九大队率众参加了小沽河抗日阻击战和花园头血战,沉重打击了日寇入侵行径。4月,九大队奉胶东特委指示,北上黄县参加统一整编。5月,九大队到达目的地,与起义西移的三军总部会师,编入三军四路。9月,三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12月,又奉命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成为八路军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河崖“八路胡同”
抗日根据地的“红色堡垒”“秘密通道”
在今马连庄镇河崖村东西中心大街北侧,有一条长140米、宽2米的南北向胡同。抗日战争时期,胡同内住有8户人家,其中有5户7人参加了八路军,因此被称为“八路胡同” ,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坚强的“红色堡垒”。胡同从表面上看与其他胡同没有区别,石铺的小路、窄窄的小巷,两边是低矮的院墙。但实际上胡同的住房后墙都有一个不太大的后窗,一个成年人猫腰即可穿出,紧急情况下,八路军和地下交通员可从后窗窜至街巷,迅速转移到村外河沟隐藏或转移。这里的每户人家院里建有水井,屋内土炕下建有地瓜窖,有的住户的井沿下和地瓜窖相通,便于藏人藏物;有的邻近住户也相互挖通了地瓜窖,形成地下通道,连通处很隐蔽,不易引起坏人的注意,遇到无法转移的情况,可进入此通道,躲避敌人搜捕。
1939年初冬,莱阳县委接到消息,日军独立混成旅团一部将对胶东根据地实施冬季“扫荡”。为了粉碎日寇扫荡,马连庄区委在八路胡同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对敌斗争工作。会议进行到一半,前门发出紧急信号,暗示赶快疏散、隐蔽。参加会议的区委人员意识到敌人可能进了村,一时脱不了身,于是,他们分散钻进各处地下通道,赶紧躲藏起来。果然,敌人在村里挨家挨户搜查,把若干户的屋内外查了个遍,也没有发现区委人员,最后,只好匆匆撤退。敌人一撤,区委抓紧时间开会,没有造成损失。后来,因抗战需要,胡同里个别井窖通道增加了地下救护功能,一些来不及转移的伤病员可躲藏到地下井窖里,由战地医院派医生过来救治,待伤势好转后转移或归队。
驻窑山屯、河崖村胶东区党委、行署
胶东解放区的行政中枢
1948年春至1949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胶东的红色政权——胶东区党委、行政公署迁至我市北部山区一带办公,成为解放战争后期胶东解放区的大本营。而胶东区党委、行署为什么会移驻马连庄镇窑山屯、河崖村周边一带呢?1947年夏秋,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驻莱阳城的胶东区党政军机关为防止轰炸,不得不从莱阳城里向农村移防,先后移驻莱阳城外的几个村庄。1948年春,区党委移至河崖村北的窑山屯村办公,区行署迁至河崖村办公。据考证,当初,区党政机关迁至这一带办公,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这一带地处山丘岭地,位于今莱西、莱阳、招远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敌对势力相对薄弱,极易保存革命实力;二是河崖村北两公里外为窑山,山林茂密,沟壑纵横,发源于窑山东麓的河流从村穿过,河内野草丛生,极有隐蔽性;三是战争年代,吃饭是头等大事,河崖村西、南、北向地势平坦,河流常年有水,利于农业生产,百姓物产富余,可以保障生活供应;四是这里曾是大革命时期“少年同志社”的发起与影响地区,又是土地革命时期播撒红色火种的山地丘陵区,更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非常好,当时河崖全村不到190户,参军人员32人,共产党员38人,群众支持抗日工作,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军民之间鱼水情深。
河崖村已经90多岁的刘典章老人说:“胶东行署搬过来的时候,我才十几岁。他们在这里集中办公没多久,就开始准备淮海战役了,那时候胶东行署作为大后方组织民工支援前线,经常能在村里看到战马、担架和装满物料的车辆。”
“红色马连”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创造时代价值
综上可见,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在马连庄镇这片红色土地上,当地人民英勇反击日寇侵略和国民党敌顽势力进攻,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斗争中铸就了坚强刚毅的“红色马连”精神,这种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具有信仰坚定、英勇顽强、不屈不挠、无私无畏、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质,也具有回响历史、不可替代但可复制发光的新的时代价值,这是新时代非常值得总结传承和发扬光大的。
中国共产党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英勇奋斗了28年,取得全国政权之后,又阔步前进了70余年。百年已经走过,虽然岁月沉淀成历史,但信仰点燃了恒久不灭的光。近年来,马连庄镇党委政府围绕乡村振兴,统筹谋划,拓展“红色马连,绿色崛起”的新发展路径,对境内的胶东行署办公处、八路胡同、汪道涵旧居、顾家“一门三烈”故居、窑山战役李佐民烈士纪念碑、北海银行附属业务机构、战时邮局及附属开丰书店等旧址,进行了维护修复,积极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已经建成的河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被列为青岛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第三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成为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了胶东乃至山东爱国主义教育与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河崖村目前建成的胶东红色革命展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余人进行党史、党性教育活动。在纪念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不少来自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和部队的党员干部群众到河崖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立誓。据了解,自2021年3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河崖红色教育基地更加“红火”,每天有几个批次的参观团队、每月有几千人次在这里接受革命教育和“红色马连”的精神洗礼。(周日杰 张芝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