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头店镇卞家村,一排排的韭菜大棚映入眼帘。今年该村头茬韭菜批发价5.5元/斤,亩收入达15000多元。目前,第二茬韭菜到了集中收获期,村民们都在地里忙着收割。“第二茬韭菜的收购价都在3元以上,预计每亩收入八九千元。加上头茬的收入,今年每亩韭菜的收入达两万多元。看来种韭菜真是选对了。”正在收割韭菜的村民孙桂珍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韭菜以来,卞家村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方式。种植出来的韭菜根粗叶宽、叶色浓绿、口感好、营养丰富,堪称韭菜中的极品,近年来已经逐渐打开上海、北京等省外大中城市市场。“经过多年的种植,村民在管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经验,连续几年长势都不错,现在村里的韭菜大棚已经达到500多亩。”卞家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强告诉记者,韭菜品质在不断提高的同时,韭菜的产量、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也同步攀升。
投资少,回报可观,使得村民都选择种植韭菜。多年的种植经验,也让卞家村的韭菜品质远近闻名。“种植韭菜最怕遇到连续下雨,碰到这种状况要及时杀菌,春季要预防铁锈病,就是常见的韭菜发黄,像生铁锈一样。”孙桂珍说起韭菜种植,很是“专业”。她说,相比外出打工,种植韭菜更自由,而且更能照顾到家庭,收入也不差。谈及韭菜的好品质,孙桂珍也向记者介绍起了种植经验:“从开始防治到检测,我们都有严格的程序,而且韭菜割完两刀后就不割了,把韭菜养一年,一直等到大雪之后,重新从根部长出来。”
为了提高村庄韭菜质量,村“两委”邀请农科专家多次到村,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发放韭菜种植资料等多种形式,推广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并先后组织村民到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到了收获季节,还积极联系质量检测部门,进行韭菜抽样检测,一旦出现用肥用药超标,立即要求其将超标韭菜当场销毁。孙永强告诉记者,他至今还记得2010年全国发生毒韭菜事件时的情形,事件的波及和影响曾一度让村民感到绝望。当时村庄种植韭菜面积达300亩以上,产品稳定销售北京、大连、上海等多个城市,但当年事件发生后,一些消费者“谈韭色变”, 连累村中韭菜无人问津。正是基于这些不安全因素,他们下决心种植无公害韭菜。
“为带动村民更好地发展韭菜种植,今年,我们村党支部准备发动群众再增加500亩大棚。同时,成立合作社,实现统一生产资料供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获、统一检测、统一品牌,使韭菜地成为村民们真正的‘福田’,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不断实现村民致富梦。”孙永强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