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情/莱西新闻/莱西新闻网 记者 杜茜
80年代,北墅村地处偏僻,全村依北墅水库而建,一穷二白,还有八千元的贷款。老百姓浇麦靠人工水车,遇到干旱年月,只有靠天吃饭,粮食亩产量只有200来斤。在那个拿工分吃粮食的岁月,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而今80多岁的老人说:“我想都不敢想,今天会过上这样好的日子,如今门前有树,户户有花,这多亏了我们的领头人张桂令书记啊。”
1981年,退伍回乡的张桂令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看着老百姓日子过得辛苦,心底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帮老百姓摘穷帽,拔穷根,让全村都能奔小康成为张桂令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发展集体经济鼓起村民“钱袋子”
北墅村水井不足,干旱年份,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辛苦白费。为解决灌溉难题,改变全村靠天吃饭的局面,张桂令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一鼓作气打机井。张桂令与打井工人吃住在工地,时刻处理打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用上机井灌溉当年,小麦亩产达到600斤,产量翻了一番。
张桂令不满足仅仅改善群众生活现状,要带领群众奔向富裕,必须走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他上任第一年就带领村集体建厂搞起了石墨加工,1983年成立磨光厂,1984年成立泡花碱厂,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北墅村从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周围群众眼中,北墅村在那时便过上小康生活:村民住上了统一标准盖的新瓦房;4处扬水站使村民浇地不出力,扬水站的电闸一合,全村的土地就能排头浇个遍。
“三公开”制度抓好支部“小班子”
村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这是张桂令坚守的信条。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隔阂与疑虑。村干部有原则有纪律,在村民心中才会有威信。他制定一套严明的作息制度及工作纪律,村内一切大小活动和村内建设,他都带领村干部靠在现场,一手把关,亲自参加。春耕秋收、农田灌溉等需要用工的地方,为节省开支,安排村干部齐上阵。2015年新建成的村浴池,日常维护卫生清理,至今不雇佣一个工人,村干部轮班服务,各尽其能。他带领的村干部吃苦耐劳走在前面,村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树新风办实事暖了群众“心窝子”
在张桂令的眼里,钱可以花,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只要能为全村百姓办事,花多少钱都值。他充分利用农民文化屋、活动室动员村民参与乒乓球、台球等各种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张桂令心里装着北墅,一门心思让村子富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结合调研情况和村情实际与村两委成员共同研究村庄的“疑难杂症”, 2013年投资20万上了一套净化自来水设备;2014年又建立了北墅幼儿园。2015年在村里又建起了浴池。2016年建了全镇第一个老年公寓……一系列举措,惠及全村百姓,从一件件小事中给村民带去实惠,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如今,六十六岁的张桂令依然在努力着,在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上忘我地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领路人”的担当,北墅村今年成为了青岛市级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