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焕青
今年,我市遭受多年不遇的干旱,小麦产量减少,对种植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是姜山镇兴隆屯村王志涛种植的小麦“烟农1212”,在仅浇水3次的情况下,亩产依然达到了650公斤,这得益于他连续3年试验应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
据王志涛介绍,他坚持每年更新一次滴灌管,当年亩投资100元,可以节肥30%,节水50%,省工80%,增产20%,从而每年每亩实现节本增效300元。
截止目前,我市已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32.5万亩,其中小麦0.5万亩,花生1万亩,瓜菜作物15万亩,果园10万亩,土豆2万亩,预计玉米4万亩。
为搞好水肥一体化的科学规划布局,我市专门成立了水肥一体化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水肥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方案编制、人员配置、监督检查等工作。按照我市“南菜北果”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北部重点抓好5万亩甜瓜、5万亩优质果品,南部重点抓好6万亩胡萝卜、6万亩设施蔬菜,对年度发展目标进行了细化,明确实施范围和主要工作,并纳入了对镇街的年度考核。
为切实加快水肥一体化推广应用进程,我市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水肥一体化的宣传力度,共组织赶科技大集16场次、举办电视讲座5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2万余份。
围绕胡萝卜、甜瓜、设施蔬菜、果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推行示范带动。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打造了前后屯胡萝卜、山后韭菜、鲜多多农场等7处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明显、可复制推广的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后,组织各镇街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分期分批召开现场观摩会,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和最直接、最客观的形式,让广大农民逐步认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我市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机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千亿斤粮食、生态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园区、园艺标准园等相关涉水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发展水肥一体化建设,加大对水肥一体化的投入力度。对新上水肥一体化设施的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优先给予财政资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