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实在是太精彩了,不愧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阳市大秧歌剧院,看完海阳京剧团精心编排的大秧歌舞台剧后,青岛旅游行业协会会长董天佑激动地说。
近日,海阳市组织了春季旅游推介会,邀请青岛旅游行业协会60多个理事单位负责人到海阳实地参观各个旅游景点,重点推介“文化+旅游”的海阳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来海阳游玩,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推介‘文化+旅游’得益于我们春节期间的成功经验。”海阳市旅游局局长于勇介绍,春节期间,海阳市依托“好客山东贺年会”平台,借势元旦、春节、元宵节三大节点,在各旅游景点融入海阳大秧歌、祭海、庙会等传统文化元素,构建了贺年游、贺年宴、贺年乐、贺年福、贺年礼五大产品体系,推出了跨年迎新祈福、特色民俗体验、畅享饕餮盛宴等30多项冬季旅游活动。春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46.5万人次,较去年增长21%。
“在这么美丽的国家森林公园,欣赏美景的同时观赏海阳大秧歌精彩表演,真赚大发了!”元宵节,来自北京的高大姐领着孩子专程跑到海阳看原汁原味的大秧歌表演。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举办的秧歌闹元宵,6支秧歌队伍一路欢歌一路行,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秧歌盛宴;正月十三,琵琶岛、连理岛以及辛安镇南邵家村都举办了代表渔家文化的祭海活动。作为电视剧《大秧歌》主要拍摄地的琵琶岛,将地方特色融入其中,举行了盛大的“虎头湾祭海祈福大典”;连理岛则秉承传统,真实再现恢宏的祭海场景;而以南邵家村为代表的沿海各乡镇则更多地汲取民间传说,祭海活动更贴近生活。遍地开花的民俗活动让游客大呼过瘾,春节期间的文化旅游激情融合也让海阳众多景区赚得盆满钵溢,打造了冬季来海阳看秧歌、看祭海大典的海阳冬季旅游品牌。
2016年以来,海阳市按照“全域化、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原则,着力提升滨海休闲度假、山岳生态养生、红色历史文化、乡村民俗体验和沙滩体育运动五大旅游板块,打造了蓝色游、绿色游、红色游、银色游和金色游“五彩”旅游产品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全年接待游客994万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文化旅游激情融合的成功促使海阳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不断破除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界限,实现产业的互通相融,打造“旅游+”发展新模式。“旅游+体育”,和体育部门共同做好仙境海岸海阳滨海国际马拉松赛、全国海钓邀请赛等重大赛事活动,擦亮“国家沙滩体育健身基地”品牌,全力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文化”,集中打造琵琶岛大秧歌影视文化基地等集“影视拍摄、赶海捕捞、民俗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加快地雷战旅游区二期的开发建设,做大民俗游和红色游文章。“旅游+农业”,坚持旅游产业与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扶贫统筹谋划,一体发展,着力培育“胶东精品民宿、生态农家乐、渔家乐体验观光”等旅游产品,搭建好全域旅游的载体平台。
“海阳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就是要通过旅游和其他产业相加,实现1+1>2,催生旅游产业新业态,打造海阳‘旅游+’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海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