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所海
“我从事中医行业整整24年了,打小就闻着中药材的香味长大,这得益于父亲和爷爷对我的熏陶。”提起涵溪医馆的中医传承,沈旭勤打开了话匣子。沈氏中医的诊病技术传承至今,已至五代,逾百年。他199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后,正式跟随父亲沈志恒——涵溪医馆第三代传承人,从事中医行业。
沈旭勤的爷爷沈福立,字海清,号涵溪,1895年生于现沽河街道沈家庄村,民国初期于烟台期间,结识清末御医曹存浩,两人相交莫逆,后随其学习医术。曹家七代行医,家传深厚,医术精湛,并有妇科手抄经验集《妇科备全》传与后人。同治庚午九年(1870年),曹存浩随父辈迁至京师,光绪中期,他以民间名医身份被选进太医院侍诊数年。
曹存浩收沈福立为义子,倾囊相授,他完整传承了曹存浩家族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与恩师一起悬壶于烟台,医名大振。后来他又拜名医任立昌为师,加强医术深造,并于烟台芝罘南山路置地,独立创办“涵溪医馆”,取意“涵养群生惟道德,溪泽众禄是仁义。”
涵溪先生总结并完善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治病法则,并传于后代。他诊病尤其重视脉诊,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调整为“望闻切问”,“以望气色,闻音声气味,诊脉象所得三诊之表现,以向病者探问对否,再由病者与己所得者默会融贯一致,详情度揆按症处方,庶几无误,万不可先问,因诊脉能审查望闻之情也!”沈旭勤抑扬顿挫地道出祖上传下的号脉诊病技艺。
今年85岁的沈志恒,在传承的基础上,诊病技术更加成熟,用药灵动变化,师古方而不泥古方。在几十年的工作当中整理并完善保护了大量的经验方、有效方,脉诀法则。并带教徒弟,毫无保留的传授诊病技术,以德为先,对后人及徒弟制定了严格的治病准则,道德准则。
第四代传承人沈旭勤、朱子辉夫妇和姐姐沈文芝及堂弟,均毕业于中医院校。他们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了中医理论知识及现代医学知识,毕业后致力于中医事业,结合祖辈之诊病经验,脉诊法则,进一步传承并发展中医诊疗技术。
“现在,我儿子沈家祺,外甥,外甥女等五人皆受家学家风影响,先后就读或毕业于中医药大学,达到本科,研究生,博士学位。毕业后均投身于医学领域,我们会更加努力保护好祖传百年中医诊病技术并发扬光大。”沈旭勤意味深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