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2015年的初步试验成功到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保险+期货”模式在支农惠农和助力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17年,随着这一模式在多品种、多试点铺开,并不断总结完善,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实体的深度和广度空前。
该模式最早起源于2014年大商所在东北地区开展的大豆、玉米场外期权试点。2015年,在场外期权试点的基础上,大商所引入保险公司,首创“保险+期货”模式。2016年,大商所开展了12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支持资金2000多万元,为4000多户农民提供价格保险服务。2017年,大商所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数量和支持力度,开展32个试点项目,支持资金6000多万元。在试点范围扩大的同时,试点模式也不断创新,2017年大商所在价格险的基础上推出收入险,其中32个试点中有9个是收入险试点。
郑商所支持的“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也不断开花结果。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商所从2016年开始选取白糖、棉花两个品种开始“保险+期货”试点建设,当年共顺利完成6个试点,支持资金425.2万元;2017年,郑商所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共开展24个试点项目,其中白糖16个、棉花8个,覆盖5个省区,14个国家级贫困县,支持资金总额达2000万元左右。
2017年5月份,上期所发起并支持的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也正式启动,扶持资金3960万元,覆盖海南省、云南省15个贫困区县,其中14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涉及天然橡胶现货产量约36000吨,种植面积约40万亩。上期所相关负责人指出,2018年,上期所将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受益人数和覆盖种植面积。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动“保险+期货”向政策性农业保险转型,建立可以长期持续的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在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支持下,大豆、玉米、棉花、天然橡胶等品种“保险+期货”项目顺利完成理赔,参与的农户切实从中获利。如由南华期货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联合开展的海伦市大豆价格保险试点项目,共计赔付153户农民152.14万元,扣除农户自缴保费成本,农户净收益97.2元/吨;由国信期货和中国人保财险承办的棉花“保险+期货”新疆巴楚试点,共顺利赔付参保农户52万元。此外,由华泰期货、海通期货、国泰君安期货公司与人保合作支持的琼中天胶“保险+期货”项目,完成赔付240万元,其中贫困户受益金额达115.2万元。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