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努力,都是伪努力。
顺丰这些年高歌猛进,气势如虹,和老板王卫的职业习惯不无关系:创业二十年,每天工作14小时是正常的事。王卫是很有危机感的人,三个月没有变革创新,就会觉得危机四伏。
地产大亨罗康瑞是瑞安集团的主席,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罗康瑞的崛起,可不光靠家里:大学毕业,找家里借了十万块,整整七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一天休息……于是才崭露头角,小有名声。
朋友在广州面试了几家游戏公司,都是要求一周上六天班,每天朝九晚九,而且这是广州行业常态。你以为你很努力了,可在别人眼中只是基本工作要求而已。广东的游戏做的那么好,奖金发那么多,有它的基础逻辑。都说勤能补拙,更何况他们并不“拙”。
大学同学就职于经纬中国,他有绚丽的履历和出众的能力,情智双高,犀利通透。安逸不在他的字典里:“经纬是我生活的全部。”看了他的状态,多少能理解经纬的厉害之处。
我不是“工作玩命”的拥戴者,我厌恶“要成功,先发疯”之类的毒鸡汤。任何透支身体去工作的行为都是不明智、不值得的。但实际情况是,对于多数创业者来说,不经历5至8年、每周7×12小时的创业奋斗很难有大成;一个草根,想在北京有所成就,每周60个小时的工作量是标准配置。
5×8小时的时间表,远远不足以支撑你出人头地的。你家境平平、智商普通,你只是玩玩打打、优哉游哉地做一做,就想成功,凭什么?我不认为那个运气万里挑一的人是你。刚加了两次班,就觉好感爆棚、天下在手,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出息。
工作时间是表象,它的本质是努力常态化。它保证不了你成功,它只是基本配置。它需要你坚持不懈,需要数年一日,需要持续输出,需要你有坚如磐石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