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路上遇到曾经的演讲课老师。老师看到我十分兴奋,问我有没有时间给学妹学弟们传授一下演讲经验。因为平日的确忙碌,再加上水平有限,便被我婉拒。告别老师之后,心里却还是有些感慨。
几年前的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殊不知也有今日,可以被人认可,得到邀约。说经验,太过夸张,若说心得,却的确有。其实不过一句话:人若是想进步,就要逼自己走出“舒适区”。
身边有朋友谈到课业里的陈述报告,一边愁眉苦脸,一边拿我打趣,说我在台上和台下是两个人,仿佛在发光。这种改变,让我第一次意识到:逃离“舒适区”,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帖子写道,“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的最优的选择。大部分人都是安全感的奴隶”。真是对极。
何为“舒适区”?它可以是难以改变的习惯,可以是不愿变化的状态,也可以是习以为常的嗜好。它是廉价的安全感,是有惯性的懒惰。不过它并非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一些人认为,待在“舒适区”是人生理想;也有一些人认为,远离“舒适区”为生活真谛。于前者,“舒适区”就意味着最稳定的人生,意味着零风险的安全。他们自认已经抵达失去上升空间的人生阶段,不愿再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和控制,对某些事物追求的渴望已经淡化,对于此时的他们来说,稳定就是进步。而于后者,处于“舒适区”,不过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消耗生命,打发时间——总是逃避不喜欢做的事情,总是挑选容易掌控的选项,沉迷于窝在舒适区,享受于此的安心和满足。
的确,每个人都有权待在“舒适区”,有权享受,有权舒服。只是真正的“舒适区”,绝对不是逃避成长的防空洞,也绝对不是“英年早逝”的墓志铭。它是基于一个人见过了真正值得奋斗的事物之后,在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之后,自主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其实人生,就如同一场可以自己选择难度的游戏。除了基础难度,还有中等难度,高等难度。
当你觉得生活轻而易举,成就感爆棚,很有可能你只是选择了基础难度。而在你的圈子外,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从一开始就是最高难度且一路过关斩将,你所谓的目的地,也许只是他们眼中短暂歇脚的驿站。人不怕懒惰,不怕胆怯,只怕懒惰成习惯,胆怯成常态。
俗话说,温水煮青蛙。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活在温水里的青蛙,逐渐忘记了彻骨寒冷和烫皮火热。因此更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人这一生,就是要在不间断接受外界的刺激,以及内心对于目标的追求中,上下求索,咬牙前行。只有不停地跳出固有的圈子,不停地遇见更大的世界,才能越发逼近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你会发现,远离“舒适区”之后,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糕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