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 一半以上的文章都是以“母亲最终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儿女留下了忏悔的泪水”为结局,这些作品无一不展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我想为何不能在母亲健在的时候为母亲多做点什么呢?再过几天就是妈妈的八十大寿了,回想她含辛茹苦供养、教育我们兄妹俩的点点滴滴……那些如歌如泣的岁月,不禁让我黯然泪下。
母亲1942年10月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姥爷在1949年解放青岛时牺牲,那时候妈妈7岁,我的舅舅才4岁,是姥姥一人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拉扯大。1962年妈妈中专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放弃了在青岛市里工作的机会,回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一直持续到和父亲结婚才转到我的祖籍任教。父亲是从事核工业地质勘探的,常年在外,所以上孝敬公婆,下抚养孩子,里里外外都由妈妈包揽了。
妈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她在教学时资助过无数家境贫困的学生,有时候竟把我视若珍宝的学习用品或者零食分给她的学生。直到现在,不管哪里有重大灾情或者有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妈妈都会慷慨解囊。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雨水多,每次下雨河水就上涨发大水。有一年的深秋,下了一场急雨,村南头的“南河”是学生回家的必经之路,河水已经漫过那座很窄的简易石桥半米多,为了护送学生安全回家,妈妈逐个把孩子们抱着送过石桥,就在护送一个学生过河时,妈妈一只脚踏空掉进河里,她不顾个人安危,在齐腰深的河水里双手托举着自己的学生, 直到把最后一个学生安全送过河。由于深秋的水凉,再加上在水中时间过长,妈妈的胃着凉,从此落下了胃病。
妈妈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她一生都时时处处为别人考虑。记得在40年前,也就是1981年的夏天,我高考落榜,身为教师的妈妈坚决让我回去复读,并联系好了复读的学校,可我因种种原因,没有继续补习,而是选择了在离家十八里的青岛第九针织厂(现青岛雪达集团)上班。那个时候从老家到工厂的路都是泥土路,特别是从我们家出发的那八里地都是黏土,一到下雨天黏土把自行车的车轮都塞得转不动,一些有劲的男劳力会把自行车扛过这一段黏土地,而母亲担心还不满十六周岁的我扛不动那辆六七十斤重的大金鹿自行车,每次下雨都是她帮我抬着自行车,一直把我送过那段黏土地再步行走回去。
妈妈是一个爱唠叨的人,似乎做母亲的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特长。在你小的时候,她唠叨你怎么学习、怎么做人做事,唠叨着你快点长大成人;当你长大后,她又唠叨你怎么工作,怎么为人处世。那时候我在工厂上的是三八班,下了中班回家就要夜里将近12点了,只要我不回家妈妈是不会睡觉的。到了冬天,妈妈会在我睡觉后给我把棉鞋里湿漉漉的垫子拿出来,放在炕席下面压着烘干,到第二天早上,原本潮湿的鞋垫已经干了,拿出来趁着热乎劲垫在鞋子里,那感觉真是从脚底暖到心里。每到上早班(早晨四点半从家出发)的时候妈妈都是早早的做好饭让我吃饱再走,我出门的时候每天叮嘱一句:“骑车子注意安全,别跟人家抢路,下班早点回来。”直到现在我从她那里出门还是会天天嘱咐我:“开车慢点,别和人家抢。”就这么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妈妈一直唠叨了五十多年,在她不断地唠叨声里,我已年过半百,每每听到母亲的唠叨,总有一份真真的感动,慢慢地品味起来,才知道原来的那些唠叨,都是细腻真挚的母爱,现在想想能够天天听着她的唠叨真是一种幸福。妈妈的唠叨声,仿佛在我耳边汇成了一首动听的音乐,百听不厌。
母亲是平凡的,但在我的心中是伟大的。母亲给了我生命,母亲给了我一个家,尽管任何儿女对于母亲的回报,用一辈子也是报答不尽的,但我想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多关心自己的母亲,尽全力去孝养自己的母亲,是我们做子女的一个持续且不断丰富的人生责任、经历和过程,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才“流下了忏悔的泪水”。就像歌中唱的:“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百行孝为先,让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孝敬母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