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谢,时光去不复返。唯有那一缕缕茶香,飘过秦时明月汉时关,飘过山川大地,飘过江河湖海,依然在一杯水中氤氲着,安然着,执着着。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工艺和茶道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饮茶方式也不断地在更新。从烹茶法到点茶法,到泡茶法,这是三次重大的变革。但是,最具幽深高雅情趣的还是烹茶。
虽然烹茶也更为浪费时间,更为繁琐,却是一种极为讲究的饮茶方式。在古代可分为,宫廷煮茶、禅茶、雅士煮茶和平民煮茶四种方式。而且,每一种烹茶方式,都留下了很多名言佳句。黄庭坚的“烹茶对秋月”,陆游的“烹茶拾堕巢”,苏轼的“烹茶避林樾”,无不一一道出了烹茶的诗情画意。
古人烹茶很讲究。茶叶捣碎了,茶梗却还是完好的。所用之水,如果是江河之水,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如果是井水,要在人多之处汲取。《茶经》曰:“其火用炭,次用劲薪。”烤茶的火,用炭最好,尽量不要用火力过猛的木柴。当水初沸时,加入少许盐调调味道。当水煮至第二沸时,先舀出一瓢,然后往沸腾的水里加入茶叶,再把舀出来的水重新倒入。则茶汤颜色浅黄,茶香四溢。喝时,舀到碗里,那些茶茶末末,似乎是枣花在茶碗的边缘浮动,又似乎是绿洲间新生的浮萍,飘浮在茶碗里。那白色的茶沫,似菊花飘落,又似积雪堆积。轻轻拂袖,举杯,啜饮一口。真的醉人醉心。
烹茶的过程,便是人生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亦如烹茶。只有你认真操作了,才会体味到其中的奥妙。只有你用心烹制了,才会享受到其中的雅趣,享受到精神的力量。
选择耐泡度相对较高、滋味以醇厚为佳的茶叶,例如普洱、黑茶、乌龙茶,作为烹茶或者煮茶的原材料。无需红泥小炉,任一煮茶器都好。看茶叶在水中沉淀,伸展,绽放,再沉淀,恰似人生的沉沉浮浮,拿起与放下。窗外的月色斜斜地照进屋子里,整个房间静得似乎只有空气和月光相互交错着流淌的声音。似乎只有茶水沸腾的声音。此刻,不用喝,只是听,就醉了。若是再佐以老酒一杯,左案茶盏,右案酒盏,左手诗书,右手笔墨,时而把酒问月,时而吟诗作赋,时而沉思聆听,真正是人生最得意的光阴。怀念之情会油然而起,思念发小,思念过往。憧憬之情也会油然而起,期待日出之时,便是又一个美好明天的开始。茶凉了,再热,思绪停了,再续,月色退了,还有明日。
其实,无论所谓的“煮酒烹茶”,还是“煮雪烹茶”,讲究的只不过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趣,一种精神上的欣赏与沉淀。大雪纷飞之际,播放一曲舒缓绵长的古筝或者六弦琴,于书屋中自烹自饮。既有白居易的“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的洒脱之意,也有苏轼的“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的沉醉之意。手中这碗茶,即使凉了,也不愿意放下来,捧在手心里,茶香氤氤氲氲,心意浮浮沉沉,日子便朝朝平淡如水,夕夕清闲雅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