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宇
春天的天空是风筝的世界,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红楼梦》里面有多处关于风筝的描写是非常精彩详实的。其实,曹雪芹本来就是一个制作风筝和放风筝的高手。
曹雪芹有一段时间,靠卖画为生,日子过得紧紧的。有一年岁末,天气很寒冷,他的一个老朋友于景廉突然冒着风雪造访。因为身残,无力维生,便找到曹雪芹。两人聊天时,当曹雪芹听到于景廉说,有王府贵公子花数十两银子购买风筝,来了兴致。于是曹雪芹便剔竹、裁纸、裱糊、绘画,用了两天时间,制成了四个大风筝,叫于景廉拿到城里去卖。没想到,很是抢手,一会儿就卖得三十两纹银。此后,曹雪芹就将扎糊风筝的技艺传授给了于景廉。后来,于景廉的生意越来越好,市场对风筝花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于是,曹雪芹就花了两年的时间,“谱定新样,旁搜远绍”,编定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他制作风筝的技巧方法,更是被他编成朗朗上口,易记且优美的诗段。
曹雪芹不但制作风筝技艺高超,而且也是放风筝的行家里手。他的好朋友敦敏,就曾亲眼目睹过他放风筝的风采。在一次风筝盛会之后,敦敏写了一篇《瓶湖懋斋记盛》,其中的小序写道:“观其御风施放之奇,心手相应,变化万千;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壁上观者,心为物役,乍惊乍喜,纯然童子之心,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我们看《红楼梦》时,会不由自主地为那些放风筝的精彩场面叫好,再欣赏到敦敏写曹雪芹放风筝的情形,不禁更令人神往了。
其实古人放风筝不单单是为了取乐,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叫“放晦气”。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舍得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纨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所以,放风筝还要准备剪刀,用来剪断风筝线。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
曹雪芹透过风筝艺术,以文为纸,风筝为画,把风筝描写得活灵活现,生动非凡,表达出了他内心对美满人生的追求。曹雪芹的风筝,轻盈多姿,放飞着春天里美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