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有人说:“若是回到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事喝喝酒,品品茶,读读诗,那该多好!”显然,这个想法太过天真,纵观中国历代工作制度,真相简直是残酷到不忍直视。
在唐代都城长安的官署里,共有官员两千六百多人,他们又分为常参官和非常参官,常参官是每天直接把工作汇报给皇帝的人,五品以上才有资格。这些官员每天早晨六点半到八点半要先开个晨会,也就是传说中的早朝。开完会以后,再各自回到岗位上,这才能真正开始一天的工作,通常要处理公务到下午三点多才能下班。核算下来,每日工作时间差不多也是八小时。
然而八小时只是明面上的八小时,并不代表下班就可以走人,唐代早就形成了“夜直”制度,除了宫廷里的太监、宫女、嫔妃以外,大臣们也要上夜班。中书、尚书、门下三省的负责人轮流值夜班,各省有一本“直令”,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值班日志,由直令史当日交给值夜班的人,次日再收回。
谈到值夜班,在唐朝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宰相姚崇。
当时的姚崇年事已高,曾经所有的激情与热血都献给了大唐,到了晚年,忽然想任性一把:坚决拒绝值夜班。
直令史也就从了,排夜班的时候直接跳过了姚崇,将值班日志往下传。这一举动竟然引发了许多大臣的不满,认为姚崇搞特殊化。
于是姚崇大笔一挥,在值班日志上批写道:“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老人年事,终不拟当。”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话就是:统一回复,我好不容易跟直令史请了假,前脚还没进家门,后脚又被喊了去,朝廷里的那些人呐,怎么跟个催命鬼一样没完没了?我老我任性,这个夜班,我坚决不上了,再上下去,老命直接丢了,你们想怎样就怎样吧。
姚崇位极宰相,不上夜班都能惹非议,那些年事已高,职称不高的官员们更是不敢有稍微的懈怠。可见唐朝的工作制度虽然完善,但加班这个事情,连老年人都没有放过。
到了清代,工作制度更加严苛,若是遇到皇帝在城外的圆明园主持早朝,那么许多城内的官员必须午夜就爬起来更衣上路,以便能准时到达,毕竟上班迟到先得挨三十大板。
在这种极早的办公制度下,值夜班的传统依然没有被废除,所以清代有的官员逢上值夜班的话,直接连续上48小时。如果国家有大事发生,连续上一百多个小时的班,也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