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君夏
读书不止为了明理。我们一般人读书的目的不外乎三个。一是提升生活质量。好好学习在社会上谋个好职业,让自己和家人有个相对比较好的生活。二是提升专业水准。使自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乃至专家翘楚,更好地成长发展自己。三是提升精神品位。这类读书主要在兴趣和习惯,可以使自己涵养性情、享受生活,体悟到不足为外人道的独特生命体验,使生命更加厚实丰盈。
其实不管哪一点,我们读书,都是为了遇见高人。与高手过招,虽败犹荣。何况胜败正在两说之间,不比、不读怎么会知道呢?据说,华罗庚和金克木读书,总是先看章目和绪论,然后合上,猜想书的结论,之后打开最后一章,如果书中所记和自己所猜相差无几或者暗合,这书即不再读了。就说诸葛亮吧,别人读书务于精熟,“亮独观大略”。这需要读书人在一大堆材料中直接抓出骨架、核心与要害,如同古人望气,一望而知梗概,需要很高的能力和历练,需要大智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大家熟知的《心经》的开篇。我所关注的,是照见。观照自己,反观自身,与外界的投影对照,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另一个自己。有了对照和比较,这便是见,清晰的见。鉴别,识见。读书,悟透这一层很重要。否则,读得越多,在以前越可能成为两脚书橱。放到现在,就是一个长期无用的存贮光盘。
所有的文化都是层积的。要了解一种文化,必须直追本源,阅读本源性经典。现在提倡读古代经典,是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不加辨别,一股脑地反对或一概接收。比如现在有些学校推崇的《弟子规》。这本出现于清朝康熙年间、由一个名叫李毓秀的秀才根据《论语》中的几句话铺排而来的开蒙读物中确有不少糟粕,必须去掉。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父母去世,心中常怀念是对的,但三年内断绝酒肉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健康理念。况且对于孩子,是必须远离酒的。所以我们对于传统的真假“经典”,真的要保持适度的警惕。
教书自然为了育人。在信息化社会,一勺水一桶水的提法已经显得有些可笑,如同鸿雁传书已成绝响一样,那样的时代过去了。面对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教与学的地位或者座次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在知识的学习上,教师的教可能会让出主舞台而居于幕后,更多地体现在提供平台与背景,点拨、提醒、引导或将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价值。
想到两首唐诗。都是关于春天的,都和风雨有关,都脍炙人口。第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知道节令气候的雨,才是好雨。而且,风的作用不可小觑。细微的,柔和的,和雨共生共伴共进退的,所以才能无声的润物,所以才能期许,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另一首是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觉睡得好啊。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一片叽叽喳喳的鸟鸣,倒是蛮热闹的。猛然想起,昨天夜里风紧雨急,风雨交加,那些花能不纷纷坠落啊?所以,教书者必须清楚,风雨既能育人,也能误人。好的风必是和风,好的雨要知时节,细无声,适时、适度、适当。那时,育人之花自当盛开,春色满园乃是理所必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