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悦石
新春伊始,用大红纸挥春寄语来年、迎新述怀,已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习俗。中华文化中阴阳相对的哲学理念,汉字的音、义、形合一的特质,特别适合文体形式上的相对,呈现内容相联、节奏对应、平仄对立的特点。
联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诗文中的对偶修辞俯拾皆是。如《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又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至于《易经》《老子》《论语》等大量使用对偶修辞,至六朝达到极致。诸多作家、诗人都曾创作大量的联语传世,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宝库。到明清时期,对联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而春联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成千家万户都来参与的前所未有的文化人与民众共襄的盛事,可以说气势恢宏,影响深远。
我们说春联,总会引用北宋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元日》诗,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实北宋时尚未形成家家户户张贴大红对联的现象,直到明代才出现我们现在的春联。
从唐人崔道融描述剪贴宜春活动的诗句“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到宋人晏殊的“青幡乍帖宜春字,翠旆初迎入律风”,到现在的新春联,“大好河山开盛纪,风流人物数今朝”“大地年年春光好,祖国处处气象新”“福至民心里,春融国色中”……都寄托了人民的美好心愿和对幸福的祈盼。在诸多春联创作中,诗意就像活化剂,迅速催动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放眼全球,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满怀信心,满怀期待,追逐我们心中的梦想,用春联、用大红纸把心里话用诗句挥出。这就是我们的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