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旺
俗话说,过了腊月就是年,回想起在老家老房子过年,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福字,还有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大门门楣上挂门笺。记忆中的门笺是五彩的,大红、粉红、紫、绿、黄……门笺贴在门楣上面,整个院子一下有了色彩,金黄的阳光笼着五彩的门笺,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
我查阅相关资料,门笺有着悠久的历史。“门笺”源于古代的幡,传统挂门笺用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达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后汉书·礼仪志》称:“立春之日,京都立春幡”。隋代《玉烛宝典》说:“立春多在此月之初,俗间悉剪彩为燕子,置之檐楹,以戴,贴宜春之字。”唐代孙思邈《千金月令》中写道:“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清代《杭州府志》亦称:“琳宫梵宇,剪五色纸形如旗足,贴于门额……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语。彩笺五张为一堂,中凿连线纹,贴梁间以压胜,曰:挂笺。”
一副门笺要经过裁纸、画样、雕刻、贴金四道程序,样样讲究得很,小的(长九寸、宽四寸)一天就可以做好,但大的(长两尺三寸、宽一尺四寸)就要花3天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老习俗已经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然而一些老手艺人却一直在维持着这些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