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包粽子

2018-06-20 11:02:56    来源:    编辑:

 

 
  每逢端午节,看到周围不少人自己动手包粽子,也心动,想自己做,又苦于无从下手。先是同事口头传授了一下,并拿叶子做了示范。于是很自信,以为学会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包出那种平面三角形的粽子而告终。待放到锅里煮熟,粽内粽外都是米,一锅米粥。第二年照着电脑视频做,依然白搭,做出来的粽子虽说馅子还算好,但捆扎的功夫实在不过硬,角上依然漏米。
  本以为,很多事情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就像家常便饭,人人会做,虽说各人有各人的做法,做出来的口味各异,但基本都说得过去,也没必要专门去拜师学艺。就说蒸面燕吧,这是我老家胶东清明节的习俗,年年必做,是个细活儿,颇为费时费力。母亲做时,年幼的我偶尔参与一下,也是有的。事隔三十余年后,今年清明节,莫名怀旧,自己动手做了几个面燕,还真是像模像样。不是熟练程度有多高,有多么精通此技,实在是印在心里的印象,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俗话说,“心里有”。
  一个人的见识、思想情感乃至口味都逃不出他生活的背景、圈子。有些从小没有接触过的,无论如何也“通”不起来。母亲从未包过粽子,我连看的机会都没有。粽叶三卷两卷,包出四角的立体粽子,在我看来便是奇迹。
  既然无师不能自通,第三年下决心拜师学艺。把同事的妈妈请到家中,老人家做示范、手把手教,一上午过去,我边学边包,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要领。这一年的粽子,大功告成。待上锅煮熟,汤清清亮亮的,不再是一锅米粥。
  几年过去,包粽子虽说没像清明节蒸面燕那样印在心里,可拿起粽叶,倒也包得出。以前不会包,端午节都是买粽子吃。当自己学会了,便觉买的粽子索然无味。我的经典做法是八宝馅儿的,糯米除外,还要加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燕麦仁、大枣,不放糖,食材提前一夜泡好,第二天上午动手包,到中午就能吃上热腾腾的粽子了。那才叫原汁原味,怎一个“香”字了得。
  《曾国藩家书》中嘱咐,家中女眷要亲力亲为作纺绩、下厨动手做小酱菜等。当时不解,如今再看,这等用意,想来全在一个“勤”字的提倡。家中子女虽长养在富贵之家,却并未染上富家子弟游手好闲的一般习气,反倒个个都有出息,与大儒所倡之勤劳家风不无干系。下得厨房、上得厅堂,是古代对女子的至高评价。如今这标准是否适宜且不论,下得厨房,肯在做饭上花些心思、用些心力,至少是勤劳、热爱生活的表现吧。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