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保月
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乐年的感受最浓最深。
大年三十中午贴春联,是胶东普遍的风俗。为防孩子们把上下联贴倒了,大人们是必须在现场指导的。一些墨水少的家长,这时候总会掏出带过滤嘴的香烟,向有些学问的长辈讨教。红色的对联反反复复念来念去,感觉对了才在大门的左右两边进行张贴。门上大红的灯笼映照着鲜艳的春联,乡村里一下子进入了欢乐的高潮。
除夕夜的那一顿年夜饭,过去在乡下的孩子们眼里,是一年中最为香甜可口的一餐,大口吃肉,满嘴流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年夜饭已不像过去那么“诱人”。常见的情形是,全家人一边围坐在桌边开心地吃着年夜饭,一边观看着电视节目。爽朗的笑声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窗口里飘溢而出,村里村外,喜气洋洋。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午夜时分,是放鞭炮的时刻。这时候,火光四射,响声连天,山村成了欢庆的海洋,此刻也是年味最为沸腾的时刻。年夜的饺子热气腾腾地上桌了。包饺子的时候,为图吉祥如意,大人们会在饺子里包进一部分硬币、大枣,谁如果吃到了,便预示着一年财源茂盛、早早发财。
正月初一一大早,男女老幼都会穿上新衣服,给族中、屯上长者拜年。年长且辈分高者,往往是家里来了一拨又一拨,磕头拜年的人络绎不绝。长者的家里会摆上香烟水果和茶水,招待着晚辈,感谢着祝福。从初五到十五,喜庆的氛围连绵不断,走亲戚、摆宴席、扭秧歌、看大戏、吃元宵、猜灯谜……热闹的花样比比皆是,年味纯朴而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