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呈现出古诗中的“寒梅雪中尽,春色柳上归”的意境。春绿江南,春到人间,人们沐春风,迎春阳,喜春雨,情切切,意殷殷地拥抱又一个春天的来临。
人们对新春怀有特殊的情感,这是一个意蕴浓厚的字眼。人生活在希望之中。一个希望实现了,还有新的希望。新年,又一个春天,又一季播种,又一次开始,又一回拼搏,谁不想在这个时候放飞理想的翅膀,继续圆梦的开始。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英国诗人拜伦有一年春天看见一位盲人在沿街乞讨,旁边还有一牌子写着八个字:“自幼失明,沿街乞讨”。盆中只有稀稀落落几块钱,拜伦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哪里还有比看不见春天更痛苦的呢?路人一见之下,纷纷给予帮助,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春天的魅力,春天的意味这么浓烈,春天的韵律这么恒久,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但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人们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春天是大众的,是恒远的,大凡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如果说冬天是一篇哲学,是一则寓言,那么春天则是一首深邃的诗,是一曲明朗的歌,春天也让有思想有诗情的人感慨!一部全唐诗,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悟。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并成为《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过去的私塾中,学生向孔老夫子叩头后,学诗就是从这一首开始的。朱熹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
人们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王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