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军民英勇的革命武装斗争,已经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们的父亲刘坦,也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先辈们流血奋斗建立的新中国,如今傲然屹立,繁荣富强。胶东军民创造的丰功伟绩,也必将水远彪炳史册。在革命斗争的大潮中,在胶东这块养育了他的热土上,父亲刘坦也留下了他血染的足迹。
父亲的家乡莱阳县位于胶东半岛的腹地。1910年,父亲出生在该县马连庄乡顾家村一个日子艰辛的农户家。父亲少年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了山东。民国初期山东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1925年10月,莱阳西北部的李厚生等一批进步小学教师建立了“少年同志社”。1926年2月,他们在田家村开办了“少年同志社私立高级小学”,吸收贫苦农民子弟入学,进行新文化教育,宣传革命思想。1926年,父亲来到田家村“少年同志社私立高级小学”读书,并和刘紫庭等加入了“少年同志社”。受三民主义、国民革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等进步思想的影响,父亲的思想开始倾向革命。
1927年后,国民党成为胶东新军阀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勾结贪官污吏,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土豪劣绅、地主恶霸更是勾结土匪、帮会,加重地租,高利盘剥,广大农民苦不堪言。混乱的社会现象,在渐渐懂事的父亲心里引起了强烈的疑问和不满,迫切希望能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道。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莱阳籍共产党员李伯颜和孙耀臣回到莱阳,奉命建立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于11月26日建立了胶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随后于1928年3月在水口村建立了胶东第一个中共县委——中共莱阳县委员会。5月26日夜,县委在小院村召开会议,组织武装暴动。同年6月11日,中共莱阳县委组织农民武装攻打莱阳县城,占领了东门城楼并攻破西门和南门,县长王宝仁弃城逃窜。此次武装暴动,在胶东首开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的斗争先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此后,武装暴动受到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李伯颜、孙耀臣也因叛徒出卖而被杀害,中共莱阳县委暂时停止活动。这场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在莱阳播下了扑不灭的火种。这一时期,中国革命在全国陷入低潮,共产党在胶东半岛的革命活动也陷于失败。
1933年6月—7月,中共莱阳县委派王之凤秘密来到道头第五小学,与“少年同志社”的成员建立联系,李厚生、刘坦等会员参加了共产党,并组成了中共道头小学党支部,李厚生任书记。这期间,莱阳中心县委建立了三个区委:莱阳西北部地区由刘兰芳、刘坦、田绰永组成区委,活动中心在马连庄、军寨一带;西南部地区由庄国瑞(又名庄扶吾)、梁辑卿、王军光组成区委;东部地区由宋云甲、宫兼三、宋桂生组成区委。
1933年7月,组建了中共招莱边区特别支部,李厚生任书记,刘坦等五人任委员。由于特支积极开展工作,在东到招远毕郭、栖霞孙家庄,西到按县四大涧,南到菜阳北部马连庄,北到招远东北部西疃补庄,方圆七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四十个多个村庄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这期间,招莱边区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国民党统治相对薄弱的莱(阳)招(远)平(度)掖(县)边区迅速燃起,创造了一个红色世界。在当时,这一带曾有“小苏区”之称。
莱阳中心县委领导的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蓬勃发展,引起了山东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恐慌,开始在全县搜捕屠杀共产党员。1933年10月11日,张静源在小徐格庄被叛徒徐元义暗害,第一届胶东特委和莱阳县委遭到破坏。面对敌人的镇压和破坏,莱阳县委决定以武装斗争予以反击。1934年1月,莱阳县委成立了共有六十余人的海莱游击队,姜宗泰(又名林月樵)任队长。1月22日,县委根据招莱特支西北边区委的情报,派县委成员刘松山带领姜宗泰等五人,化装成国民党招远县政府人员,在西北边区委委员刘坦的引领下,突然闯入招远县马家乡公所,逼敌乡长交出“手提式”枪支。接着,胁迫这个乡长引路,智取了大地主马维训的“手提式”枪支,这两支枪后来在胶东“一一·四”武装暴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选自《胶东子弟兵》
(待续)
刘坦,1910年出生于莱阳县马连庄乡顾家村。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招莱边区特支委员,莱阳边区委组织委员,招远特支书记(其间1935年因叛徒出卖在青岛被捕入狱,1937年出狱),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莱阳办事处主任(1938年在“南岚事件”中受重伤,曾第二次入狱),中共胶东区委组织部部长,南海地委副书记,牙前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北海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胶东区行政公署主任、党组书记。解放后,历任青岛军管会委员,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华东工业部副部长,国家重工业部司长,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局长、部党组成员、办公厅副主任等职。于1979年因病逝世。